作物種植及生產持續朝著友善土地、環境教育方向而努力的臺大山地實驗農場的工作同仁們,在臺大農學院院長及臺大山地實驗農場場長的支持下,規畫了2012年的員工觀摩之旅,以東部的有機耕作、綠色經營場域為主軸,而選定了臺東縣卑南鄉「我自然農園」、美農咖啡、拙園農莊,台東線延平鄉的「鸞山森林博物館」等處為觀摩地點。
日期安排在6月18-20日。第一站我們抵達了「我自然農園」,農園裡種了許多不同的果樹和茶樹,維持著一定比例的生物多樣性,二十多年來都未施用農藥及生物防治的資材。在「我自然農園」園主魏先生的分享中,我們理解到他不循一般既定思維、不被人云亦云綑綁的彈性思維作法,讓他的農園增加了許多可能。這些默默在第一線打拼實踐的工作者,他們用努力和時間所換取來的寶貴經驗,比一般的研究更形深刻!
在我自然農園裡用餐前園主魏先生為我們進行了晚餐菜色的解說,其餐點都非常精緻、健康、好吃。餐後我們在池畔觀察青蛙,在住宿的綠建築屋頂吹風閒聊,這間房子在許多角落都可以看到園主魏先生的隱藏想法與用心,同仁們都還頗喜歡這間建築的簡單大方的格調。而且本來我們三十多位同仁住宿都願意擠在這處住宿空間,不過園主魏先生為了品質,堅持只能住20人,而讓部分同仁移住它處。這種堅持,也對應出主導這間農園的,其中更多部份是理想。
隔天剩餘的部份時間,我們參觀了拙園農莊及美農咖啡。緊接著便在泰利颱風警報的逼近下,中斷既定的行程趕回梅峰。
在又經過了一次颱風的侵擾後,剩餘的行程終於在10月10日至12日接續完成,我們直接前往預定的「鸞山森林博物館」,在布農族阿力曼先生的帶領下,認識了會走路的樹、布農族的傳統生活、以及反省便利帶來的優點和缺點、簡單生活的可能。
在「鹿野高台」迎著東部的風眺望,「磚窯居」的夜晚,領受了花蓮南端豐南區域的純樸與自然,羅山有機村的火山泥豆腐製作體驗,讓同仁們都跌回小時候悠遠、美麗的記憶中,回憶起許多手作的感動。最後一站是花蓮壽豐的「大王菜鋪子」,大王的理念和行動,也帶給同仁們許多觸動和省思,擁抱著許多滿滿的收穫和觀察體會而來的獨有想法,同仁們回返梅峰,將在工作中注入這些新增加的視野和看法,藉由分享與反省,而能讓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持續而穩健地朝著既定目標前進。
在「我自然農園」裡由園主魏先生進行解說中。
果樹和茶園混種的栽培方式。
美農咖啡的香蕉咖啡園。
鸞山派出所前合影。
準備拜訪會走路的樹。
與會走路的樹合影。
抵達鸞山森林博物館後的迎賓儀式。
鸞山森林博物館裡的布農族傳統住屋。
阿力曼先生帶領同仁向祖靈打招呼。
鸞山森林博物館裡的一線天。
攀爬鸞山森林博物館裡的巨大白榕。
協助用布農族傳統方式料理午餐。
協助鸞山森林博物館建造傳統房舍。
大家合力輪流搗麻糬。
自己搗的麻糬特別好吃呢!
離開前大家一起種一棵樹。
分享心得是為了能夠更互相理解。
同仁烏毛晨間在豐南磚窯居附近騎單車。
磚窯居合影。
抵達羅山有機村體驗火山泥豆腐製作。
好特別的磨豆子經驗哦!
煮滾沸後,像奶油泡一般。
瀝乾豆渣。
壓實中。
小心的將紗布掀開。
豆腐完成嘍!
自己做的豆腐真的很好吃呢!
大合照!
大王菜鋪子是個很有趣,充滿活力的地方呢!有空大家都可以前去走走哦!
※此篇文章照片由教研組林信雄先生、袁蜀龍先生、陳聖琳小姐、賈詠婷小姐、李圓恩小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