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繽紛的洋蘭不論在蘭展或花市都十分引人注目。左:東亞蘭(又稱虎頭蘭,屬於大花蕙蘭類)、右:燈籠型石斛
今年春季電子報蘭訊(2019年1月)就曾介紹蘭花市場依其觀賞特性與來源分為國蘭、洋蘭與野生蘭三大類。其中「洋蘭」是以觀花為主的類群,較廣為人知的成員包含嘉德麗亞蘭、蕾麗亞蘭、萬代蘭、蝴蝶蘭、拖鞋蘭、東亞蘭(大花蕙蘭類)及石斛蘭等。雖然洋蘭來自外國,但部分種類在臺灣野外也有她們的家族成員分布,如喜普鞋蘭屬、石斛屬、蝴蝶蘭屬等。這些原生蘭也多開著艷麗的花朵而廣受賞蘭界的喜愛,有些種類還被人馴化栽培與研究。
▲石斛家族的成員通常著生在大樹或石頭上。
洋蘭家族中種數最多的是石斛蘭屬,野生種超過1200種,園藝栽培種則有數千種,是蘭科植物中的第二大家族。臺灣原生有14種,花朵皆具觀賞性而面臨龐大的採集壓力,導致有些種類不易在野外發現,但在園藝市場中卻很常見。在梅峰附近記錄有2種—白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與金草(Dendrobium aurantiacum),而現在正是欣賞金草的季節。
▲金草的花莖自前一年成熟落葉的莖的末端長出。
▲一根花莖會有2~3朵花。
金草(Dendrobium aurantiacum)是石斛屬(Dendrobium)的大型蘭花,屬名源於希臘文,由dendron「樹木」及bios「生活」兩字所組成,是指其附著在樹幹上生長的特性;種小名aurantiacum則是形容其花朵是橙色的。金草植株如其名,不僅開著黃澄澄的花朵,其老莖都是黃綠色的,在陽光下十分顯眼。
▲老莖長出不定芽是金草的另一種拓殖策略,許多石斛屬成員都可利用這種方式繁殖、分株。
▲芬芳且雅緻的花朵非常引人注目。
石斛屬除園藝觀賞外,有許多種自古也被作為藥用植物,有些種類甚至與文化結合而深具特殊意義。金草在鄒族又稱木斛蘭,是傳說中受族人敬重的女神nivnu在河邊洗頭時產生的花朵,相傳也是戰神在天界的住所周圍生長的植物,更是戰神的配飾物,是鄒族的神花。因此在男子集會所Kuba的屋頂與正門兩側均會種植,當會所整修時需在搬移神花前舉行祭祀活動,並將神花安放在神樹下。舉行傳統祭典mayasvi(戰祭)時,會由頭目分發金草給參與祭典的男子佩戴在帽子上,象徵受到戰神認可與庇護,由此可見金草在鄒族文化的地位之高。下次在欣賞這些美麗的植物時,不妨可以去追尋這些植物背後的故事喔。
蘭園裡的金草盛開中,所有花苞都綻放囉,賞花請把握時間喔。此時蘭園還有哪些蘭花正在開花中,請看以下介紹。
二裂唇莪白蘭(Oberonia caulescens)的花苞日漸茁壯,這陣子就會盛開囉。
綠花寶石蘭(Sunipia andersonii)今年也長出不少花苞。
枯木上的植株已經有花朵綻放囉。
竹柏蘭(Cybidium lancifolium)今年長出兩根花軸,但其中一根已經凋謝了,目前僅剩一根含苞待放。
臺灣松蘭 (Gastrochilus formosanus)有花苞了,最近就會陸續開花囉。
參考資料:
<台灣蘭科植物>、<台灣野生蘭˙賞蘭大圖鑑(上)>、<花市洋蘭圖鑑>、<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一卷>、<英漢蘭學辭典>、<台灣鄒族生活智慧>
※此篇文章圖文由教學研究組曾祥霖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