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469

今年的大葉溲疏很慢才開花,一開花就吸引鋸粉蝶前來,以前也看過緋蛺蝶和劍鳳蝶前來吸蜜,所以大葉溲疏可是在梅峰春天的蜜源植物。


隨著氣溫漸漸回暖,場區內的雙環翠鳳蝶及多姿麝鳳蝶數量漸多,此外0428在大平臺亦看到東方喙蝶,0517芳瑜在溫花看到紫日灰蝶。

 

這兩個月其他的蝴蝶都是曾介紹過的,大家可參考之前的訊息,我們熟悉的蝴蝶越來越多囉~

 

103年0420-0520月蝴蝶

DSC04268

DSC04269  

103417日 鋸粉蝶(行政中心前大葉溲疏,黃韻如攝)

 

【鋸粉蝶(斑粉蝶) Prioneris thestylis formosana Fruhstorfer】


食草:山柑科的毛瓣蝴蝶木、銳葉山柑
與牠相似的蝴蝶們請參考3-4月三角峰蝶訊。

IMG_2456

IMG_2464

IMG_2466  

0428小紅蛺蝶(生態園旁,林信雄攝)

IMG_2412   

0428雙環翠鳳蝶(大平臺花田,林信雄攝)

IMG_2484  

0428白斑蔭眼蝶(生態園旁,林信雄攝)

R0018099  

0512白斑蔭眼蝶(丙棟宿舍旁,袁蜀龍攝)

R0018089

R0018093  

0512緋蛺蝶(行政中心前,袁蜀龍攝)

 

【103年5月21日至6月10日農場蝴蝶現況】

大夥好:


從5月底開始場區的蝴蝶種類愈來愈多
特別是女貞開花時
所以此次蝴蝶種類已經能以科來介紹
接著6月中大葉醉魚木開花
蝶況會更精彩

特別是灰蝶看起來都很像

阿雄 敬上

 

IMG_4215

0524雙環翠鳳蝶(教展前,阿雄攝)

IMG_4176   

0524雙環翠鳳蝶(教展前,阿雄攝)

IMG_4805  

0601多姿麝鳳蝶(辦公室旁,阿雄攝)

IMG_4787  

0601多姿麝鳳蝶(辦公室旁,阿雄攝)

IMG_3942  

0524鋸粉蝶(大平臺花田,阿雄攝)

IMG_3943  

0524鋸粉蝶(大平臺花田,阿雄攝)

 

【異色尖粉蝶(台灣粉蝶) Appias lyncida eleonora (Boisduval)】


食草:山柑科的魚木、小刺山柑、多花山柑、山柑等。


雖然是平地常見的蝴蝶,但是在梅峰的上一筆觀察記錄已是三年前的夏天,無怪阿雄看見牠要興奮好幾天了。牠廣泛分布於東洋區的大部分地區及印尼東部,在臺灣沒有長像相似的蝶種,重要的特徵是後翅腹面外緣有黑褐色寬帶,體型差異很大,也是尖粉蝶屬中可長到最大的。雄蝶前翅背面純白而在邊緣帶有黑色三角形,明亮的對比讓初次見到牠的我,感到詫異、迷人。

IMG_4245  

0525異色尖粉蝶(溫帶花木區,阿雄攝)

IMG_4247  

0525異色尖粉蝶(溫帶花木區,阿雄攝)

IMG_4141  

0524臺灣鉤粉蝶(山野草特展室,阿雄攝)

 

【白粉蝶(紋白蝶) Pieris rapae crucivora Boisduval】


食草:十字花科的栽培種,如甘藍、白菜,也取食野生種如葶藶、小團扇薺、焊菜,也取食山柑科的平伏莖白花菜、金蓮花科的金蓮花等植物。


去年11月我們觀察到辦公室樓梯附近有個“蛹之牆”的有趣現象,那是緣點白粉蝶(臺灣紋白蝶)的前蛹及蛹們,那時我們提到緣點白粉蝶和牠的親戚白粉蝶都是菜園中的常客,牠們廣泛分布於台灣本島及各離島,緣點白粉蝶偏好野生十字花科植物,白粉蝶則傾向取食栽培種十字花科蔬菜,所以緣點白粉蝶在菜園以外的地方較為常見,而白粉蝶一般認為是在日據時代進入台灣並立足成功的外來種害蟲,牠的故事隱喻著台灣1960年代的農耕歷史,牠的故事是這樣的:白粉蝶是在1930年代初期某個5月天,由埋首於採集的中學教師山中正夫在新竹縣平地所採到的,不過,當時在臺灣的十字花科蔬菜栽培甚少,一直要等到十字花科蔬菜在春夏獲得普遍栽培的1960年代,白粉蝶才在臺灣順利立足而繁衍,迅速成為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蟲。


白粉蝶與緣點白粉蝶長相的差異即是,緣點白粉蝶後翅背面沿外緣有一列黑褐色斑點,白粉蝶則否,此外,緣點白粉蝶前翅翅頂黑褐色紋內緣呈鋸齒狀,白粉蝶則近直線狀。

IMG_4695  

0531白粉蝶(阿雄攝)

IMG_4086  

0524圓翅絨弄蝶(溫帶花木區,阿雄攝)

 

【黃斑蔭眼蝶(阿里山黃斑蔭蝶) Neope pulaha didia Fruhstorfer】


食草:目前尚無正式報告(也有網路上的記錄是玉山箭竹)


黃斑蔭眼蝶是分布於中高海拔的蝴蝶,喜歡出現在常綠闊葉林與箭竹林中,一般數量不多,但幸運的是,在梅峰可擁有與牠不期而遇的機遇。在臺灣與牠長得最相似的是同屬的布氏蔭眼蝶(臺灣黃斑蔭蝶),今年四月阿雄曾在三角峰記錄過一次,我為兩者的分辨感到很困惑,一般來說,黃斑蔭眼蝶後翅背面邊緣常泛黃,布氏蔭眼蝶則否,像阿雄這次五月在花園中拍的照片就非常明顯,但要注意的是,黃斑蔭眼蝶後翅背面黃紋發達程度有許多變異喔!

IMG_3827  

0522黃斑蔭眼蝶(溫花11棟,阿雄攝)

IMG_4905  

0604深山黛眼蝶(宿舍丙棟旁,阿雄攝)

IMG_4908

 0604深山黛眼蝶(宿舍丙棟旁,阿雄攝)

IMG_4107  

0524東方喙蝶(溫帶花木區,阿雄攝)

IMG_4760  

0601大絹斑蝶(辦公室旁,阿雄攝)

IMG_4032  

0524豆波灰蝶(辦公室旁,阿雄攝)

IMG_4951  

0605豆波灰蝶(溫帶花木區,阿雄攝)

 

【霓彩燕灰蝶(平山小灰蝶) Rapala nissa hirayamana Matsumura】

食草:榆科的山黃麻、千屈菜科的九芎、殼斗科的銳葉高山櫟、豆科的波葉山螞蝗、五加科的裡白楤木,主要利用的部位是花苞與花。


霓彩燕灰蝶是這兩年來溫帶花木區女貞樹開花時的嬌客,滿樹細小茂密的白花不僅充滿香氣,也是初夏陽光灑下時的絢麗蝴蝶舞台,吸引許多同事一有空檔就徘徊在它四周,而太陽下總有令人興奮的新鮮事。霓彩燕灰蝶翅膀展開來是霧霧的黑夜藍,腹面淡褐色,和牠最相近的種類是高砂燕灰蝶,但是高砂燕灰蝶翅膀腹面底色較深,且雄蝶翅腹面腺紋之白線部分較鮮明突出,此外,高砂燕灰蝶分布海拔600-2500公尺,數量甚少,霓彩燕灰蝶分布海拔在200-2500公尺,目前數量尚多。霓彩燕灰蝶學名中的Matsumura,是重要的日籍昆蟲學者松村松年的名字,他的小故事介紹如下:


【松村松年 1872—1960】


日本著名昆蟲學家,兵庫縣人。1895年札幌農學校畢業,次年任該校助教授,1919年任北海道帝大教授,該校昆蟲學教室是當時日本唯一的昆蟲學教室(意思相當於現在的研究所)。1899—1902年文部省派往德國柏林大學留學,1898年出版的《日本昆蟲學》,是日本人所著第一本昆蟲學教科書,他也成為日本昆蟲分類學的建構者,當時他年僅27歲。

 

後來,自認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昆蟲專家」的松村松年,又陸續出版《日本千蟲圖解》、《續日本千蟲圖解》、《新日本千蟲圖解》等三部曲,當時他的聲威無人能比,但由於該系列在撰寫上過於草率,錯誤不少,而受到直言不諱的學者仁禮景雄嚴厲批評。他在1906年7、8月及1907年4月曾兩度來臺,從事甘蔗害蟲的調查及多種昆蟲採集,1909年發表〈臺灣產蝶類目錄〉,記載臺灣蝶類共320種,後又有增補,全刊於1931年出版的《日本昆蟲大圖鑑》一書中,可以說他對臺灣蝶類的命名與分類是其最大貢獻,臺灣的蝴蝶中以他的名字(Matsumura)命名者有56種之多,但他長年任教於北海道帝大,其研究用之標本多來自渡邊龜作、川上瀧彌、栗野傳之丞等人。松村也是日本昆蟲學會會長、日本學士院會員、文化功勞者。

IMG_5222  

0610霓彩燕灰蝶(溫帶花木區,阿雄攝)

 

【燕灰蝶(墾丁小灰蝶) Rapala varuna formosana Fruhstorfer】


食草:鼠李科的桶鉤藤、榆科的山黃麻、千屈菜科的九芎、豆科的相思樹、無患子科的無患子,主要利用的部位是花苞與花。


燕灰蝶是一種在臺灣從低海拔到中海拔都普遍分布的小灰蝶,小灰蝶中有另一種也分布很廣、常見且翅膀合起時略為與燕灰蝶相似的玳灰蝶,所以兩者雖不同屬但經常相提並論,舊名為墾丁小灰蝶的燕灰蝶背面是海洋藍,舊名為恆春小灰蝶的玳灰蝶背面是夕陽紅,恰好依地景特色可編成好記的口訣:「墾丁看海,恆春看夕陽」,這兩種小灰蝶只要展開背面,就很容易分辨了。


有趣的是,舊名為墾丁小灰蝶的燕灰蝶,過去被認為是在台灣北部屬於罕見的蝶種,但現今在北部地區頗為常見。


不過,來到了位於中海拔的梅峰,有另一種比起玳灰蝶,與燕灰蝶更為相似的小灰蝶,是分布局限於海拔1500-2500公尺而數量少的堇彩燕灰蝶(淡紫小灰蝶),燕灰蝶背面藍色,腹面底色暗褐色,堇彩燕灰蝶背面褐色帶一點藍紫色,腹面底色較淺。呵呵!若實際上看到牠們,是不是有點感到頭昏眼花啊?

芳瑜拍IMG_0023  

0605燕灰蝶(歌德溫室旁,芳瑜攝)

IMG_5219  

0610紫日灰蝶(溫帶花木區,阿雄攝)

 

【雅波灰蝶(琉璃波紋小灰蝶) Jamides bochus formosanus Fruhstorfer】


食草:幼蟲多以豆科蝶形花亞科的花穗為食草,並於不同季節進食不同植物,如黃野百合、葛藤、水黃皮、波葉山螞蝗、島槐、白木蘇、田菁、濱槐、老荊藤等。


雅波灰蝶是可愛的、飛行活潑靈活、愛訪花的常見蝴蝶,尤其牠的豆類食草開花時,只要稍稍留心,就可能觀察到雌蝶產卵的行為,雌蝶會將卵產於花苞間隙並以白色泡狀物質隱藏。


牠分布於臺灣低中海拔約0-2000公尺的範圍,在離島龜山島、綠島、蘭嶼、澎湖也有,臺灣以外的分佈則涵蓋東洋區及澳洲區。由於豆科植物的普遍分布,雅波灰蝶分布廣泛,數量也很豐富,雖然我們常追逐著稀有與炫麗的綠小灰蝶們,但在我心中,其實比起炫目燦爛的刺激,更喜歡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平淡,那些在森林樹冠間、在田野草叢中攤開來的藍色翅膀們,讓我暗暗地歡喜著。雌雄蝶翅膀展開時都有藍色金屬光澤,雌蝶色澤較淡。

IMG_4069  

0525雅波灰蝶(溫帶花木區,阿雄攝)

 

【細邊琉灰蝶(埔里琉璃小灰蝶) Celastrina lavendularis himilcon (Fruhstorfer)】

食草:無患子科的賽欒華、豆科的鹿藿及山黑扁豆。


細邊琉灰蝶翅膀合起來時是白底黑褐色小點的模樣,打開來是海洋藍色,很清爽好看的小灰蝶,與牠相似的這ㄧ群蝴蝶們,翅膀腹面依不同種類與雌雄的分別,有許多深淺不一的藍色或藍紫色,大部分要靠仔細比較腹面白底上黑褐色小點的排列來辨識物種。


在臺灣與細邊琉灰蝶最容易混淆的蝶種是嫵琉灰蝶(達邦琉璃小灰蝶),細邊琉灰蝶後翅腹面中央斑列(不是外緣那排)第一顆斑點明顯大而呈黑褐色,斑列上其它的斑點均呈淺褐色,嫵琉灰蝶則斑列上所有斑點均呈淺褐色。

IMG_4284  

0525細邊琉灰蝶(溫帶花木區,阿雄攝)

IMG_4071  

0525嫵琉灰蝶(溫帶花木區,阿雄攝)

 

※5月底開始梅峰的蝴蝶種類變多,這和幾種蜜源有關(大葉溲疏、玉山假沙梨、女貞)特別是女貞有著濃郁香味,吸引許多昆蟲前來,包含日行性蛾類。


※ 5月底教展前的雙環翠鳳蝶讓解說員及志工釗敏姐驚豔不已,而辦公室前的多姿麝鳳蝶則讓學員流連忘,甚至於不吃早餐。


※然而此期間讓我最開心的是第一次看到的異色尖粉蝶,她雖是平地普蝶,但當我在溫帶花木區看到時,竟興奮了好幾天。

 



照片中其他的蝴蝶已介紹過,想不到我們一個月一個月慢慢認蝴蝶,已經累積這麼多了!請參考之前的蝶訊:雙環翠鳳蝶(102.12)、多姿麝鳳蝶(102.9)、鋸粉蝶(103.4-5)、臺灣鉤粉蝶(102.9)、圓翅絨弄蝶(102.9)、深山黛眼蝶(102.8)、東方喙蝶(102.7)、大絹斑蝶(102.9)、豆波灰蝶(102.7)、紫日灰蝶(102.9)、嫵琉灰蝶(102.7)

 


參考資料
《台灣蝴蝶圖鑑》 徐堉峰著
《被遺忘的日籍臺灣動物學者》吳永華著
《台灣昆蟲學史話》 朱耀沂著

 

【0530-0612公路小灰蝶】

 

嗨 大家

今年夏天不只鳥類精彩
蝴蝶們也令我們每天都有好心情
感謝阿雄的熱情分享 看到他眼睛閃閃發光 也會感染開朗氣氛
這就是阿雄迷人的魅力!

這一期的蝶訊中 主題是公路上的小灰蝶
其中包含舊名字是江崎綠小灰蝶與玉山綠小灰蝶這兩種迷倒眾人的蝶
恰巧牠們名字中與兩位重量級的日籍昆蟲學者有關
那就是江崎悌三與鹿野忠雄(尖叫!)這對好朋友
真開心 我這次用了許多篇幅寫他們的故事
希望跟大家分享我喜歡的人們的緣故

祝 熱情滿滿


俐璇 敬上

 

【燕尾紫灰蝶(紫燕小灰蝶) Arhopala bazalus turbata Butler】


食草:三斗石櫟、大葉石櫟、臺灣石櫟、青剛櫟、臺灣栲等殼斗科植物的新芽、幼葉。
燕尾紫灰蝶分布於臺灣地區的低至中海拔地區,她是紫灰蝶這一群的小灰蝶中唯一後翅有尾突的。雌蝶背面打開來,上翅是黑底框著很好看的藍紫色金屬光澤,雄蝶則是較均勻的墨藍,像海睡著了的顏色,舒服而令人安心。有許多小灰蝶有這樣相似的紋路,因此,得要看看牠們的腹面鑲著白邊的褐色斑帶來輔助辨認。

IMG_4635  

0531燕尾紫灰蝶♂ (公路旁,阿雄攝)

IMG_4573  

0530燕尾紫灰蝶♀ (公路旁,阿雄攝)

IMG_4677  

0531燕尾紫灰蝶♀ (公路旁,阿雄攝)

IMG_4576  

0530燕尾紫灰蝶 (公路旁,阿雄攝)

 

【碧翠灰蝶(江崎綠小灰蝶) Chrysozephyrus esakii (Sonan)】


食草:各種殼斗科植物,包括常綠性的青剛櫟、狹葉櫟、椎果櫟、毽子櫟及森氏櫟,也有利用落葉性之栓皮櫟的新葉、幼葉。


碧翠灰蝶(江崎綠小灰蝶)和黃閃翠灰蝶(玉山綠小灰蝶)是公路小灰蝶中閃閃發光的明星蝶種,第一次見到牠們,就為那小小個子但是雲母般閃亮亮的翅膀感到驚奇不已,而後的這兩、三年,我們就常常固定在6-7月這個時間點期待與追逐著牠們的身影,是梅峰夏季裡引頸期盼的事。我們越來越懂得怎麼在自然中起舞,什麼季節應該俯身傾聽,什麼溫度氣候我們的動物朋友將來訪,因為懂了,所以充滿期待。我一直覺得梅峰裡的人們最有趣的事就是,對自然保有純真而源源不斷的好奇與熱情,年復一年,這是所我喜歡的梅峰。


碧翠灰蝶一年只一化,雄蝶背面翅膀布滿綠色金屬光澤鱗粉,邊緣的黑框極細窄,腹面呈灰褐色,黃閃翠灰蝶雄蝶背面翅膀的綠色金屬光澤偏黃綠,腹面底色偏白,一定要以牠們的腹面為輔,才能確認種類呢!


碧翠灰蝶的種小名(Sonan)是紀念著名的日籍昆蟲學者江崎悌三博士,以下介紹他的故事。

 

【江崎悌三 1899-1957】

江崎悌三只大鹿野忠雄7歲,1921年就讀東京帝國大學的江崎悌三,第一次到臺灣採集昆蟲,走訪了臺北近郊的新店、烏來,桃園的大溪、角板山,中部的日月潭、埔里、霧社、阿里山,南部的鳳山、屏東、恆春等地,歷時兩個月,他將此次的見聞寫成<臺灣採集旅行記>及<臺灣紀行>,年僅15歲的鹿野忠雄就是看到江崎這次的採集品,深受感動,而對臺灣這塊島嶼產生嚮往之情。1932年夏天,江崎再度來台採集,雖然他與臺灣昆蟲的直接關係僅止於1921年與1932年這兩次的採集旅行,但他對臺灣昆蟲學的發展影響甚大,而且是日本眾多昆蟲學者中德高望重的大師級人物。


江崎在10歲時即加入名和昆蟲研究所的「少年昆蟲學會」,並在11歲時於《昆蟲世界》發表他的第一篇報告,17歲時更以發行人兼印製人的身分設立「大阪昆蟲學周報社」,發行《昆蟲學周報》,同年又與同好們設立「大日本昆蟲學會」,並發行《昆蟲學雜誌》,從此可知,江崎自幼即對昆蟲感興趣,並且在文章報告的撰寫及刊物的編輯、發行上展露天份。


由於他從小就喜歡熱帶的自然環境和昆蟲,中學畢業後竟不肯報考東京第一高等學校,而選擇就讀鹿兒島的第七高等學校、造士館大學的預科,爾後就讀東京帝大理學部動物學科。在此期間,他已發表四十多篇報告,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發表了新種-臺灣圓水椿象,由此可見他和臺灣產昆蟲的因緣不淺。


後來,擔任九州帝國大學農業部昆蟲學教授的江崎,發表多篇有關臺灣產鱗翅目昆蟲的報告,其中附上彩色圖版的<日本產Zephyrus總說>詳細介紹了臺灣產綠小灰蝶類,為臺灣的小灰蝶研究奠定良好基礎,引起蝶類研究者對臺灣蝴蝶的興趣,帶動臺灣及日本的蝴蝶研究熱潮。


江崎也發表過多篇與昆蟲或文藝有關的短文,在當時日本昆蟲界極為活躍,備受尊敬,1940年間就有個以他為中心的「蟲聖會」的聚會,成員在江崎到東京時才聚會,以聽他的談話為目的。江崎過世27年後,即1984年,思索社出版計三大卷的《江崎悌三著作集》,每卷各有四百多頁,足見他的學問有多淵博。

IMG_4655  

0531碧翠灰蝶 (公路旁,阿雄攝)

 

【靛色琉灰蝶(臺灣琉璃小灰蝶) Acytolepis puspa myla (Fruhstorfer)】

 

食草:蘇鐵科的臺東蘇鐵;薔薇科的山櫻花、山白櫻、桃樹、月季花;大戟科的刺杜密、細葉饅頭果、菲律賓饅頭果、錫蘭饅頭果;黃槈花科的猿尾藤;無患子科的龍眼、荔枝、無患子;楓樹科的樟葉楓、臺灣紅榨楓;錦葵科的朱槿;朴樹科的石朴;豆科的盾柱木;殼斗科的麻櫟、三斗石櫟等許多不同科的植物。利用部位主要為新芽、幼葉,但在特定植物如桃樹及朱槿等則會利用花。


牠是目前數量很多的小灰蝶,但無可否認的,牠非常漂亮,我很喜歡這群闔上時,白翅膀,打開來,藍藍光,真好看。靛色琉灰蝶屬在臺灣只有一種,但是外觀上,與白紋琉灰蝶(白紋琉璃小灰蝶)很相似,老實說,因為看不到腹面紋路,阿雄和我也都感到困惑。

IMG_4679  

0531靛色琉灰蝶 ♀(公路旁,阿雄攝)

 

【黃閃翠灰蝶(玉山綠小灰蝶、鹿野綠小灰蝶!) Chrysozephyrus kabrua niitakanus (Kano)】


食草:殼斗科的狹葉櫟新芽、幼葉。


黃閃翠灰蝶和碧翠灰蝶都是一年一化的蝴蝶,以卵越冬,卵產於食草植物枝條上或休眠芽基部附近。一年一化對我們的意義就是一年中僅有某個特定時段,才能見到成蝶飛舞,類似「一期一會」的意思,提醒著我們珍惜一年一次的相遇時段,每次的聚會都是獨一無二的。(一期一會,日本茶道的用語,出自日本茶道師千利休。「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會」則意味著僅有一次相會,勸勉人們應珍惜身邊的人,珍惜每一次的茶會。) 


牠的學名中,種小名kabru源自模式產地印度加布雷地區,亞種名源自日文「新高山」的意思,即臺灣最高之山峰「玉山」,Kano則是鹿野忠雄的姓氏!我這幾年來一直想看跟鹿野君有關的蝴蝶,而他所命名的蝴蝶,原來,早就已經陪伴在我們身邊啦!真開心。以下介紹他的故事。

 

鹿野忠雄1906-1945?

鹿野忠雄就讀於東京開成中學時已勤於採集昆蟲,並發表數篇有關蝶類、昆蟲的報告,1924年他訪問剛從臺灣採集回來的東京帝大學生江崎悌三,看到江崎在臺灣採集到的標本,江崎用熱情的口吻告訴鹿野,說臺灣是地理學上未開之地,有豐富的熱帶昆蟲,美得令人眼花撩亂,而且還有獵首種族居住,讓鹿野十分嚮往臺灣,開啟了他與臺灣的因緣。同年,鹿野從中學畢業,夢想著能去臺灣升學,但當時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只有尋常科而沒有高等科,為此,他畢業後暫時沒有打算升學,而將雙親給他的旅費和投考日本高等學校的錢往更北方走,到北海道、庫頁島採集昆蟲。


1925年,臺北高等學校創立,鹿野決定報考該校,並順利入學,由於是新學校,校舍尚未建好,加上校長交接,有一空檔期,他沒有閒著,跑去烏來、陽明山,還遠赴雪山西北側的霞喀羅做昆蟲採集。在宿舍時,白天在室內若發現罕見的昆蟲飛過去,就馬上從窗子跳出去追捕,動作迅速,因喜愛昆蟲且熱中研究,大家封他為「昆蟲博士」。


1926年放春假後,鹿野幾乎沒有時間上課,把精力放在山地的昆蟲採集和民族調查旅行,足跡包括布農族卡社群、卓社群,鄒族達邦社的範圍,玉山,八仙山,恆春排灣族的龜仔角[ku-a-lut]社,由羅東沿蘭陽溪上至思源埡口西出大甲溪源頭到雪山東側,雪山等,除了採集昆蟲和小型哺乳動物,也開始注意原住民文化。

 

那時因為臺灣總督府剛實行五年「理蕃」計畫,使山地變得危險,他所走過的一些地方,其他昆蟲學者不敢來冒險,所以他都能帶回很多珍貴資料。這時期,鹿野愛上一名泰雅女子,精神上希望自己成為泰雅族一員,為此他勤練體能,冬天時裸露上半身。後來鹿野在日本內地結婚後,還要求夫人允許他張貼這名泰雅族女子的相片在相簿中,也每年寄糖果回臺灣致贈。

 

這時期鹿野開始閱讀華萊士(Alfred R. Wallace)的《島嶼生物》、《熱帶的自然》,提到臺灣生物與喜馬拉雅生物的關連性,由這些著作,鹿野開始對生物地理學發生濃厚興趣。有人將在紅頭嶼發現的虎甲蟲送給鹿野,當時他尚未去過紅頭嶼,查了資料後,發現地緣接近臺灣的紅頭嶼,採集到的標本卻是菲律賓系統的。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動物部長大島正滿在1925年發表〈修正後的華萊士線及其意義〉,說明華萊士線在1923年被在菲律賓研究的學者梅里爾修正,延伸到菲律賓群島西側,大島認為有必要再向北延伸。鹿野表示他要解決這個問題。


1927年,鹿野繼續穿梭於臺灣山林,足跡又延伸到烏來再進去的福山、拉拉山,大武山附近的排灣族部落,海岸山脈,由花蓮銅門走上能高越嶺道到霧社、梨山再接大甲溪越嶺道出谷關,鵝鑾鼻,並於八月前往紅頭嶼,到達之後,鹿野被眼前這一群表情純樸、生活原始的人種嚇到了!這是他與雅美人的第一次接觸。停留期間迷上了漁舟,也參與漁舟下水的祭典,做了觀察記錄。

 

因為鹿野如此熱中野外探險、採集,以致1928年要畢業時,校方發現他這三年上課的日子不及三分之一(不到一年),期末考試也未參加(也有說法是畢業考那段時間,有個原住民頭目逼鹿野娶他女兒,不准鹿野下山,因而耽誤畢業考。),本來學校要開除他,幸虧校長三澤糾愛才,決定讓他留級,而他是第一屆高校生唯一留級的。留級的鹿野自然不會閒著,5月時計畫要從阿里山秘密潛入以南布農族「未歸順蕃」地界探險,可惜出發前染上登革熱而入院50天,一出院,就帶著尚未復原的身軀,連續攀登卓社大山、能高、奇萊,其中卓社大山的攀登,日警以「蕃情危險」拒絕入山申請,鹿野還費盡唇舌說服日警。後來又攀登中央尖、南湖、合歡群峰、畢祿,除了登山,鹿野當然也採集許多標本。這一年,他的一篇關於紅頭嶼雅美族大型漁舟的調查報告刊登在《民族》雜誌,這是民族學的專門性雜誌,而這時鹿野只是個高校生,理科專長的鹿野,開始跨足到人文科學的民族學。


1929年,留校察看的這一年上課日數又沒有達到校方的標準,但是鹿野已經向學界提出多篇論文,又自習希臘文和拉丁文,三澤校長認為栽培這樣的學生才算教育,所以讓鹿野畢業,雖然獲准從臺北高校畢業,但是他還想在臺灣繼續踏查,而不考慮馬上回去內地(日本)升學。1929年鹿野3月才畢業,4月起就演出長達150天的野外調查,其中一部份是第二次造訪紅頭嶼。5月下旬,鹿野從現在台東延平的鹿野溪溪口入山,沿內本鹿越嶺道穿越中央山脈到寶來,再走關山越嶺道西側,這一帶是日本領台以來,布農族傳統上抗拒日警入侵的地方,沒有地形測量圖,地圖上是一片空白。沒有地形圖資料輔助,登山是件很危險的事,尤其走的地方又屬拉荷阿雷的勢力範圍,鹿野回到平地後,再從屏東來義鄉入山,訪查來義社和大武山下幾個部落,再繞到東海岸調查太麻里社(排灣)和知本社(卑南)。7月加入臺北高校的隊伍縱走雪山至小雪山的稜線,8月鹿野走芃芃越嶺道(北橫前身)。


1930年,鹿野回日本,考上東京帝大地理科,原先下了許多功夫在昆蟲、動物及民族學,怎麼突然換到地理學去?因為大島正滿提出華萊士線北伸的問題,鹿野經過實地調查發現紅頭嶼動物相與華萊士線有極大關連,為了進一步研究,參與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室是有必要的(後來他在1931-1936年間從事的有關蘭嶼生物地理學的研究,將華萊氏線的北端延伸至臺灣本島與蘭嶼之間);另外,臺灣山岳褶曲性山塊的特色,與日本山岳傾動山塊不同,也使鹿野想朝地形學方面研究。此外,當時的臺北帝大並未設立自然地理學講座(研究所),這一年他沒有來臺灣,而10月發生了霧社事件,許多起事的泰雅族人他都認識,鹿野寫了一篇短評投給東京《朝日新聞》,暗示事件起因是官方對原住民的壓制,而當時日本統治當局把原因指向原住民傳統的迷信(獵人頭)。由於個性使然,他雖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在臺期間甚少與其他日本人打交道,甚至從他的一些旅行記錄等作品可以看出,他對生活在平地的臺灣人有些反感,卻與原住民建立及深厚的友誼,他具有過人的意志力與體力,不只果斷、勇敢,對原住民也熱誠以待。


大學畢業後鹿野又回到臺灣,擔任臺灣總督府理蕃課特約員,繼續在高山及蘭嶼地區從事民俗學的研究。1941年鹿野以<次高山彙の動物地理學的研究(雪山山群的動物地理學研究)>獲得理學博士學位,但鹿野跟他的太太說:「我真正想要的是文學博士。」因為此時他的興趣已從動物學、地理學轉到比較民俗學。此外,他雖然就讀東京帝國大學,卻向京都大學提出論文,在此獲得學位,從這裡也可看出他是個很有個性的人。


像鹿野這樣,親自到野外奔走,調查臺灣的地形、地質,又採集哺乳類、昆蟲類、鳥類、兩棲類、爬蟲類及魚類,全面考察臺灣動物地理學,真的是非常少有。鹿野在博物學方面的報告將近一百五十篇,其中以臺灣產昆蟲為材料的超過一百篇,這是因為他從小就喜歡昆蟲,尤其蝶類與甲蟲,但因其1944-1945年被日本陸軍派到北婆羅洲做民俗調查,而後在此地失蹤,失蹤時間即日本宣布投降僅兩天前。


<鹿野忠雄──縱橫臺灣山林的博物學者>之作者引述國分直一(鹿野的好朋友)一段懷念鹿野的話:「假如星星是靈魂的眼睛,那麼雅美人看到的是無數的眼睛在夜空眨眼。照雅美族的想法地上的人死後他們的靈魂都升天,變成了閃耀的星星,好像鑲嵌於天上的無數眼睛。...鹿野博士去世以後,希望這個島上的住民永遠不受外界干擾而改變的鹿野博士也在婆羅洲變成一顆星,他是雅美族朋友每天晚上所看的繁星之一。」作者還說:「又過了很多年以後國分直一重訪紅頭嶼。在島上的雅美族纏著他不斷地問:『Sikanosan現在怎麼樣?』國分先生不忍心告訴這些天真無邪的雅美朋友鹿野已經死了。假如他們得知他們最重要的這位朋友已失蹤多年,再也不會回來的話他們一定會茫然若失的。」


鹿野的時代,日本軍國主義的盛行多少阻礙他在學術上的發展,甚至阻斷了他的生命,戰爭也使許多珍貴的標本、遺物散失。而終戰後,臺灣也歷經了一段白色恐怖期,在反共、統一的政治口號與氛圍中,考古的成果必須想盡辦法與中國扯上牽連,對臺灣本土相關的研究毫不重視甚至被扣帽子,在在都扼殺了許多學術的發展。戰爭的殘酷,讓鹿野的夢想不得不中斷,終戰後的臺灣政治現實,又強硬地切斷某些追求學術的渴望。這些,常令人覺得無可奈何。鹿野在艱困的年代,為臺灣做出許多的貢獻,而他畢竟也離開了人世,接下來,我們要怎麼接棒呢?


熱愛蝴蝶的他,所命名的臺灣產蝴蝶只有黃閃翠灰蝶(玉山綠小灰蝶)與臺灣鐵灰蝶(玉山長尾小灰蝶),而學名上可以看見他的名字的還有圓翅幽眼蝶(鹿野黑蔭蝶)及巨波眼蝶(鹿野波紋蛇目蝶)。

 

黃閃翠灰蝶(玉山綠小灰蝶)的原始文件:鹿野忠雄, 1928, 新高山彙の動物学的研究, 臺灣山岳, 3: 75.

IMG_5290  

IMG_5298  

0612黃閃翠灰蝶 (公路旁,阿雄攝)

  

  原本以為6月底才會出現的翠灰蝶,沒想到5月底就出現,令人驚喜的閃綠。另外其他   灰蝶亦吸引人,其中燕尾紫灰蝶是第一次看到,很開心。─阿雄

 


參考資料
《台灣蝴蝶圖鑑》 徐堉峰著
《被遺忘的日籍臺灣動物學者》吳永華著
《台灣昆蟲學史話》 朱耀沂著
《鹿野忠雄──縱橫臺灣山林的博物學者》山崎柄根著
書評:忘記回來的博物學者──評介《鹿野忠雄》 楊允言、黃玉翎著

 

 

※此篇文章文圖由教研組林信雄先生、袁蜀龍先生、詹芳瑜小姐、黃韻如小姐、陳俐璇小姐提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2014梅峰春夏蝴蝶點將錄
    全站熱搜

    mffar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