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山地實驗農場將在2013年08月15日至09月30日推出「山裡的比荷」,在活動正式開始前的06月24日時,解說員呂家麒先生特別邀請了千里步道協會的徐銘謙老師前來為解說員及工作人員們,上一堂手作步道課。
位在翠峰分場的三角峰步道,在這幾年由千里步道協會的工作人員與修習「高冷地園藝」課程的同學們,利用寒暑假為期七天的課程時間,以接力的方式,陸續完成了一條手作步道。
徐銘謙老師帶著工作人員們走了一趟三角峰步道,沿途解說手作步道製作過程需注意的地方,以及相關的理念與做法。走起來舒適自然的手作步道,卻是學生們與千里步道協會的老師們一斧一鑿,親手親腳,花費無數時間與耐心所完成的。仔細觀察或觸摸著這一階階有著手作溫度的步道,讓我們驚訝於這樣一條為當地生物及行走於上的人們所設想的步道,與現今四處可見的馬路之間所思考與看重的角度,原來如此不同。
為生物與行走的人類所設想的步道,順應當地的環境,應用現地的材料,構築出一種無形融合的氛圍,裡頭包藏著一種貼心與溫暖,當您親身行走於上時,才能深摯的領受到那番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心意。
很期待與您分享關於手作步道的點滴,「山裡的比荷」將讓您領受到截然不同的自然體驗,歡迎您把握機會,前來一起走入手作步道的世界裡。
「山裡的比荷」三角峰自然生態體驗營活動簡章(註)
三角峰位在合歡山南稜的嶺線上突立而出,東南及西北兩方向皆是溪谷,兼具山頂、向陽坡及背陽坡等地形,造就多元的生態環境,間接產生豐富的生態相。走在此間,分心看看周遭的花草樹木,蟲蝶鳥獸,豈不愜意?讓我們在這段路上,看看生物跟環境的關係是多麼的密不可分。
壹、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山地實驗農場
貳、營隊時間及地點:
- 時間:102年8月15日至9月30日間舉辦6梯次,活動兩天一夜,每梯次上限兩隊,每隊上限20人。
星期六、日:第一梯次8/24-25、第三梯次9/7-8、第五梯次9/21-22
星期二、三:第二梯次8/27-28、第四梯次9/10-11、第六梯次9/24-25
- 地點:臺大山地實驗農場。
參、活動對象:
- 對象:各年齡層,但體能必須能來回走完三角峰步道(去程皆上坡,來回1.5公里左右)為基準。
- 報名若全程參與,可獲得環境教育8小時的認證。
肆、活動流程:
日 |
時間 |
行程 |
活動內容 |
第一天 |
13:00~14:00 |
報到 |
登記入住。 |
14:20~14:30 |
前往翠峰 |
學員自行前往翠峰。 |
|
14:30~17:00 |
手作步道探索 |
沿途解說有關生態、歷史、手作步道。 |
|
17:00~17:20 |
返回梅峰 |
學員自行返回梅峰。 |
|
17:30~18:20 |
晚餐 |
享用晚餐。 |
|
18:30~19:15 |
簡報欣賞 |
翠峰簡報 |
|
19:20~20:30 |
夜間觀察 |
夜間觀察 |
|
第二天 |
6:00~8:00 |
早安賞鳥 |
觀察中海拔的鳥類。 |
8:00~8:50 |
早餐 |
吃個輕鬆對腸胃低負擔的早餐。 |
|
9:00~10:30 |
主題活動 |
導覽梅峰主題館。 |
|
10:30~11:30 |
動物農場 |
用大自然的掉落物製作成各種動植物。以背景設定,發展出故事,由學員以製作的成品演出。 |
備註:1.活動流程由本場視天候、學員狀況做安排及調動。
2.若將手作步道探索放到第二天,建議於9:00前退房。
伍、報名方式
- 報名本活動請事先於3個月至4天前預約。
- 預約專線:049-2802499;049-2803891 傳真:049-2802401
- 電子信箱:mffarm01@mf.ntu.edu.tw
- 其他訊息請詳見官方網站http://mf.ntu.edu.tw/ 及梅影峰情部落格http://mffarm.pixnet.net/blog
陸、活動費用
以住房的房型為準。
梅峰會館房型 |
間數 |
假日價格/間 |
平日價格/間 |
|
山地雅緻房 |
2人房(1大床) |
3 |
4800 |
3840 |
農場景致房 |
2人房(2單床) |
3 |
5100 |
4080 |
梅影經典房 |
4人房(1大2單床) |
16 |
7800 |
6240 |
梅影經典房 |
4人房(2大床) |
3 |
7800 |
6240 |
峰情親子房 |
4人房(1大2單床) |
1 |
7800 |
6240 |
閣樓景觀房 |
7人房(7單床) |
8 |
11100 |
8880 |
空中套房 |
4人房(1大2單床) |
1 |
10000 |
8000 |
※以上價格含晚、早餐、住宿及導覽解說。
※假日價格為定價,平日價格為定價之八折。
※假日定義:3、7、8、11 月之週五、週六、週日,1-2月、4-6月、9-10月、12月之週六,以及國定假日。
柒、注意事項
- 活動導覽地點如活動行程,不包含本場其他區域(如:溫帶花卉區、迷宮......等),若有興趣,建議利用營隊空檔時間,自行參觀。
- 山區氣候多變,請記得攜帶保暖衣物(約比平地低10~12℃)、遮陽帽子、雨具、手電筒,如有望遠鏡也可帶來。(參與手作步道探索的行程時建議攜帶雨衣。)
- 提醒您記得穿著適合步行的鞋子喔!(雨天建議穿著登山鞋或雨鞋)
- 也歡迎您攜帶個人隨身藥品、餐具及盥洗用品。
- 來場請勿攜帶寵物、勿炊煮;本場全面禁煙禁酒。
註:比荷在賽德克語中,為「風」的意思。
徐銘謙老師在三角峰步道路口為大家說明手作步道的一些概念。
大家往手作步道前進。
徐銘謙老師為大家講解手作步道的製作方法。
手作步道的製作,有許多需注意的細節。
大家在廣場上討論起與手作步道有關的事情。
這渾然天成的椅子扶手,看起來非常自然呢!
步道上的植栽需經定期修剪,像圖片裡見到路徑上的植物就長得太茂盛了。
大家在步道上都發現了許多美麗的事物。
透過分享與討論,讓我們彼此都更了解手作步道。
衛矛科植物的花,造型很特別。
步道上的苔癬覆滿木樁。
離開三角峰手作步道時,已是白霧瀰漫。
原班人馬準備前往原始林裡未完成的手作步道。
走起來自然且舒服的手作步道,經過半年來,仍維持的很好呢!
這是寒假時學生完成的部份。
利用石頭、樹根等當地固有的物件,順應地勢的手作步道,是為其他生命著想的步道。
此地的石頭也是手作步道會用到的好材料!
這段是今年暑假即將繼續推進的手作步道路段,在進行施作前,工作人員都要先觀察地勢,並事先規畫。
室外課程結束後,回到國際會議廳,由徐銘謙老師為大家進行室內課的部份。
這是網路上可以找到關於梅峰手作步道的影片。
徐銘謙老師利用簡報分享施作手作步道的理念與概念。
※此篇文章照片由教研組解說員李圓恩小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