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維護良好,植物資源豐富,位處海拔2100公尺的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擁有非常豐富的昆蟲、動物等生物資源,其中尤以種類繁多的蛾類資源,每個月幾乎都能觀察到1、200種種類,堪稱臺灣中、高海拔蛾類觀察的重要地點。

因此,農場同仁也持續觀察記錄著場內蛾類,同時亦有研究人員每月都會前來梅峰場區進行研究觀察。這些大多於夜晚活動,關係著是否有健康森林、環境,並提供鳥類、蜥蜴、癩蛤蟆等生物重要食物來源的蛾類,和大部分白天活動的蝴蝶親戚相較,其實也有著非常美麗的外型和特色呢!若想要更了解蛾類的生態或其他有趣面向,就等來到梅峰,讓解說員帶著您一同探索吧!
【天蠶蛾科】種類不多,但體型碩大的天蠶蛾科家族,總是令人印象深刻。

8月份常見的「黃豹天蠶蛾」,身上的大眼紋及紋路實在很別致呢!
【天蛾科】天蛾科家族的成員都很擅長飛行,飛行距離每秒可達5公尺呢!

這是「黃雲天蛾(黃斑索天蛾)」,天蛾科的蛾類飛行速度是很快的哦!
【籮紋蛾科】籮紋蛾科在臺灣地區就這一屬一種,很特別哦!

三年前在梅峰場區出現過的「枯球籮紋蛾」,在101年08月12日再度現蹤。

早安賞鳥的營隊活動前,解說員們與學員們都被牠的出現吸引住了。


這是枯球籮紋蛾威嚇的姿勢。
【尺蛾科】是鱗翅目中的大家族,數量很多呢!


身為特有種的「褐斑黃普尺蛾」,顏色像極秋天的葉子。

極適合用雍容華貴來形容其一身翅色的「玉臂黑尺蛾」。


「曲紋褥尺蛾」(上)與「臺灣焰尺蛾」(下)翅膀上繁複的線條,很貴氣呢!

名符其實的「刮紋尺蛾」,令人見了不禁莞爾一笑。

從翅膀上的缺刻,可以想見牠剛躲過一場生死交關、猛烈攻擊的「嘉義姬尺蛾」。

停棲時的形狀很像箭頭的「淺齒呵尺蛾」。

翅膀上排列了許多山的「密斑黃絨尺蛾」。

「綠波尺蛾」的翅色有一種濃稠的綠散佈其中。

「雙斑綠絨尺蛾」的前翅兩端各有一個斑,整個翅膀質感看起來很柔軟呢!

「得淡綠尺蛾」的綠是一種淡雅的瀰漫。

「綠缺口尺蛾」的綠,則深上一些,並隱約透著層次呢!

「山茶斜帶尺蛾」也是梅峰場區常見的蛾類之一。

「巨豹紋尺蛾」翅色斑斕。

「玻璃尺蛾」雖然不算稀有,卻非常吸睛。

特有種的「張氏尾尺蛾」,翅色清麗。

「雲紋綠尺蛾」翅膀上配色大膽,卻不難看。

「綠翅茶斑尺蛾」雄蛾,堪稱梅峰蛾類「基本款」,很容易看得見的!

「綠翅茶斑尺蛾」雌蛾整體看起來像綠色的嘴唇,後翅翅膀中間的白線上,就沒有紅色的小牙齒了。

身上白色顯眼線條,打破了形體結構的「樹形尺蛾」,若牠停棲在地面或樹幹上相近顏色的地方,很容易就會忽略了它的存在。

「灰咯尺蛾」翅面上像撒了一層銀粉一樣。

「盈潢尺蛾」穿了一件別致短襖,那是專屬於大自然巧思下的設計。

有翅色配置有臉譜之感的「黑頷花姬尺蛾」。

「褐鋸緣尺蛾」翅膀上的色彩偏向暖色系。
【舟蛾科】舟蛾幼蟲會模擬螞蟻!有時遠觀形似龍舟,是非常特別的一群哦!

「銀裙舟蛾」的名字很貼切呢!
【夜蛾科】是鱗翅目家族中最大的一科,雖然外觀比較不起眼,但也有屬於牠自身很美麗的地方,正等待著您細細觀察呢!

還是,您覺得「臺灣髯鬚夜蛾」的小背心比較別致呢?

「角網夜蛾」的名字和外型很容易相連結。

這隻「華析夜蛾」感覺經歷了一番很精采的旅程了呢!


「華宇夜蛾」讓我們看見了牠的後翅,雖然不若前翅艷麗,卻也很有質感。

「綠孔雀夜蛾」的鮮豔顏色很容易讓人記住牠!


這兩種都是「綠角翅夜蛾」,牠們有著鋼盔造型的曲線呢!

「長翅髯鬚夜蛾」,停棲時是較瘦長的夜裡的箭頭,。

很多蛾仍舊沒有中文名字,這種是學名為Hydrillodes sp.的雌蟲,屬於裳蛾科(廣義夜蛾科)車厚翅(裳)夜蛾亞科。

同樣沒有中文名字的裳蛾科 Mosopia sp.。

「扭擬燈蛾」有戴豹紋頭套呢!

「烏麗燈蛾」的黑藍色翅膀,令人有著披風般的錯覺。
【毒蛾科】顧名思義就是這個家族部分成蟲或大部分幼蟲有毒。有的人會對其毒毛過敏,很不舒服呢!

有毒勿碰的「寬帶黃毒蛾」。

黑白錯落的「絡毒蛾」。

「碎黃毒蛾」翅膀上散佈著細碎的褐黑小點。

「碎黃毒蛾」的卵粒,被毒毛妥善的包覆著。
【苔蛾科】多以苔癬類為食,故名。其外型大多瘦長,形似瓜子。

外型像瓜子的苔蛾系列,上圖為「台雪苔蛾」。

「淡墨土苔蛾」灰黑的體色可以極易融入夜幕的包覆。

「雙帶苔蛾」翅膀上的兩條黑線令人極易辨識。

仔細瞧,「蘭隆苔蛾」整體看來很像張有著尖鼻子的臉呢!那個表情可以稱為疑惑嗎?

「黃苔蛾」或「巨土苔蛾」,身軀較細小瘦長。
【鉤蛾科】多數種類前翅的頂角呈鉤狀突出因而得名。

台灣特有種的「黑點雙帶鉤蛾」,是別在葉子上的迴力鏢。

「L紋鉤蛾」則是玻璃上的別針。
【蠶蛾科】這一家族中大家最熟悉的幼蟲就是蠶寶寶啦!
「鉤翅赭蠶蛾」就是小時候養的蠶寶寶的親戚之一哦!
※感謝臺大昆蟲系博士生吳士緯先生協助確認部分蛾類名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