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5471

在寒流一波接一波開始不斷來襲的冬季,走在臺大山地實驗農場第一平台葉片落盡的白楊步道上,將可以見到了許多有著新綠顏色的繭。從2014年十二月初開始,眼尖的解說員和來場的學員,就發現了陸續羽化的個體。令人想不透牠們為什麼選擇在這麼寒冷的季節羽化?不過若仔細觀察牠們那一身毛茸茸的雍容高雅大衣,推測其禦寒效果應該非常了得吧!

 

羽化後的銀目天蠶蛾,也經常可以觀察到牠們正在交配的身影,繁衍後代,延續生命的命脈,可是牠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使命呢!

 

※ 銀目天蠶蛾

學名:Rhodinia verecunda Inoue

別名:櫟天蠶蛾

特徵:展翅♂9.5-11cm;♀11.5-13cm。體翅橘紅色,翅膀外緣黃色,各翅面近中央處有一枚透明且呈銀白色圓眼斑。前翅基部有一條灰黑色波狀紋,圓眼斑外側有一條散布銀白色鱗的黑褐色雲狀帶紋,前緣近頂角處有一枚細長黑斑,黑斑外側白色。後翅斑紋和前翅相似。

習性:成蟲於12月後出現。一年一代,幼蟲取食麻櫟、青剛櫟、荸荸櫟、朴樹。以卵越冬。成蟲受騷擾時,會模仿落葉飄落地面。偶見。

 

參考資料:

《觀霧賞蛾》P.83 撰文 陳丁嘉 攝影 邱慶耀 審訂 傅建明

《東南亞王蛾科圖鑑》 佩格爾‧王效岳 著 台灣省立博物館印行 p.103

《星夜蛾蹤》梅峰賞蛾解說手冊 臺大山地實驗農場 p.30

IMG_5473

IMG_5476

IMG_5478

IMG_5660  

※此篇文章照片由教研組解說員李圓恩小姐提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銀目天蠶蛾
    全站熱搜

    mffar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