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五月份的時候,閒逛農場場區,走到白楊步道跟迷宮交界的這頭,順便看看旁邊的小蓄水池有沒有莫氏樹蛙住在裡面,一轉頭要往白楊步道前進,就看到右手邊前幾年新種約一人高的楊樹樹梢上有個東西怪怪的擱在那裏。
喔!是一隻偽裝成綠葉(?)的綠色蟲蟲(真的不知道牠要偽裝成甚麼?看起來就是很明顯!),勉強說來只有綠色身體稍能溶入那綠色楊樹的樹叢裡吧!
圖說:停棲在楊樹上,不動如山的梅峰雜夜蛾幼蟲。
圖:幼蟲的標準停棲姿勢
當我把這隻蟲交給巫先生(第二作者)的時候,開玩笑說:是新種喔!!沒想到一語成讖。
這隻蟲已經是終齡,沒幾天就化蛹,約五個禮拜羽化成蛾。巫先生將蟲的照片跟成蛾拿給熟悉夜蛾科的同事過目,同事看過,竟然毫不遲疑說:有可能是新種!!
圖說:
1. 我們專業同事笑稱這蟲,腳穿”紅襪子”, 他從來沒看過同屬的其他幼蟲有穿紅襪子的(其他種類腳都穿綠襪子)。
2.這屬的幼蟲尾端都有個尖狀突起。
圖:羽化的出來的成蟲
於是我們開始著手求證:生殖器與其他相似種的比較、相近種類DNA分析(請看原發表文章),並且洽詢台中科博館是否有收藏相似的標本。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在2013年正式發表為新種,為了感謝農場,特別以”梅峰”為命名。
模式標本跟副模式標本(科博館提供)現都收藏在台中科博館。
上圖:梅峰雜夜蛾,下圖是歐洲同屬的另一種Amphipyra pyramidea,兩種翅面紋路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很難光從外表去判斷是否為同一種!
有些蛾類特徵明顯,或數量多,在很早以前就被生物學家發現並命名;有些蛾類翅上花紋不明顯,或數量稀少,或者因為比對的標本來源不多(例如產於其他國家或其他區域相似的種類),這些模糊地帶的種類都還有發表成新種的空間。
梅峰雜夜蛾的發表,應該算運氣+機會+能運用的資源多,才能將這體型不算小、數量少的這種雜夜蛾命名。
*梅峰雜夜蛾Amphipyra meifengensis:
屬於夜蛾科,雜夜蛾屬(Amphipyra)的中型蛾類。
分佈台灣中海拔,為特有種。
梅峰前解說員兼發表者之一:陳美瑜Mei-Yu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