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曾在電影、小說、電視節目上看過原住民傳統陷阱?相較於現在常聽聞的捕獸夾,原住民傳統陷阱可是藏有更多的奧秘與用心,而且還很重視森林生態哦!現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認識傳統狩獵陷阱吧!
不知大家是否曾在電影、小說、電視節目上看過原住民傳統陷阱?相較於現在常聽聞的捕獸夾,原住民傳統陷阱可是藏有更多的奧秘與用心,而且還很重視森林生態哦!現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認識傳統狩獵陷阱吧!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與日本京都大學農學院於2017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山地農場聯合舉辦農學相關學術交流活動,為期三天的「梅峰論壇」中,由臺灣大學羅筱鳳教授、陳右人教授、京都大學田尾龍太郎教授及其他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等人,帶領兩所學校學生進行果樹、花卉等知識及經驗的交流與分享。此次論壇,臺灣及日本學生共計有20則口頭發表及28篇的海報發表,致使雙方予會人員皆受益良多,同意明年續辦如此有意義的學術交流活動。此外山地農場亦盡地主之誼,由解說員帶領外賓體驗臺灣中高海拔森林之美及夏季生氣蓬勃之生物相,為2017梅峰論壇畫下美好的句點。
在東勢林管處尋找白領翡翠的眾人
位處中海拔山區的臺大山地農場,因為被森林環繞且離合歡山不遠,四季鳥種各有不同,所以賞鳥便成為解說員們必備的功夫之一了。而大雪山賞鳥大賽更是訓練並檢視賞鳥功力的好機會,因此這幾年農場的解說員都會組團報名參加。
梅峰初夏除了公路可見閃閃發亮的翠灰蝶外,場區內隨處可見高山粉蝶(可能是場區內有不少牠的主要食草:十大功勞及小蘗等),目前在辦公室前的冇骨消花上隨時可見。除此之外在教展旁及一平臺溫木區的大花醉魚木花上,有各種彩蝶流連忘返,特別是各種弄蝶;其中臺灣赭弄蝶是特有種,而菩提赭弄蝶則是稀有種。
今年梅峰春季雨不停,許多花木盛花期變短了,這可能和大雨有關,相對的蝶況也變差了。最近夏日午後雖也有陣雨,但上午幾乎都是好天氣,很適合賞蝶,接著應該會有較多量的大紅紋鳳蝶加入,且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曙鳳蝶就快要出現了。
為了瞭解在不同的環境下,從事各種園藝活動所帶來的身心理效益,園藝暨景觀學系健康景觀研究室與山地農場分別於2017年5月5日至6日、5月12日至13日,及6月2日至3日,合作舉辦兩天一夜「園林療育工作坊」3梯次,活動內容包括原始林探索、溫帶花卉區修剪及手作DIY課程,並於每項活動結束後進行身心理指標的量測。此次活動的特色在於透過現地的試驗,從科學的角度了解自然環境及遊憩活動對於人員的身心理效益;此外本活動流程、活動內容與既有的生態營隊有所不同,若執行順利且效果良好,可望於山地農場的淡季時段推出新穎的體驗營隊。
臺灣的六月有什麼好玩的呢?粉嫩的高山杜鵑、飄然飛舞的蝴蝶、顏色炫麗的八色鶇等,臺灣豐富的自然生態是那麼地吸引人。然而對南投縣仁愛鄉的小朋友來說,每年六月最吸引人的卻是山地農場一年一度的到校服務活動。今年我們以校園鳥生態為課程設計主軸,提升學童校園生態環境敏銳度為課程目標,設計精彩刺激的競賽遊戲—鳥嘴大考驗、有趣好玩的觀察活動—校園賞鳥趣,並且與小朋友們一起追憶祖先留下來的鳥類傳說,過程中笑聲不斷。
縱然每年一次的到校服務,山地農場是以無支薪的方式回饋鄉里,然每次當解說員到校服務回來,喜悅之情卻是溢於言表。他們總是邊從解說員專屬供桌上抓取小點心嗑著,邊高談闊論的分享自己多受小朋友歡迎、又或者有那個小朋友特別可愛、哪個小朋友帶領她(他)去了什麼秘密基地之類的,而其他無緣前往的解說員只好睜大雙眼,羨慕的聆聽著,並暗暗發誓下次到校服務回來也要好好炫耀一翻自己與小朋友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