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在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梅峰本場進行冠羽畫眉行為觀察的研究人員們,被梅峰農場的同仁們暱稱為小鳥隊。而從這兩年開始,冠羽畫眉的研究暫時告一段落後,研究團隊以埋葬蟲為研究主題,於是梅峰農場的同仁們亦開始稱這群可愛、專業的研究人員為「小蟲隊」。2013年09月02日晚上七點,小蟲隊的資深研究人員袁子能先生為同仁們進行了一場尼泊爾埋葬蟲的分享。
埋葬蟲是一種我們較不熟悉的昆蟲,但卻擔負著埋葬腐敗屍體的使命,有的個體還具有合作的行為。透過觀察牠們這樣的行為,也能帶給人們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寶貴經驗與智慧。而透過袁子能先生的精彩分享與耐心回答同仁們踴躍的提問後,同仁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也對埋葬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那麼,您也想要對埋葬蟲這類生物有一些認識嗎?希望透過以下的圖文呈現,也能讓您開始對這種我們不太熟悉的生物感到好奇嘍!
阿雄為參與讀書會活動的同仁們介紹講師袁子能先生。
這位就是小蟲隊資深研究人員講師袁子能先生。
今天的講題很特別呢!
臺灣的埋葬蟲主要有這幾種。
這種是白天也會活動的紅胸埋葬蟲。
紅胸埋葬蟲的幼蟲原來是長這副模樣呢!
這種則是大黑埋葬蟲。
晚上也會趨光的尼泊爾埋葬蟲,也是目前小蟲隊主要的研究對象。
小蟲隊在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梅峰本場裡進行研究所架設的器具。
被貼上指甲貼以做為區分標記的埋葬蟲。
這類小昆蟲也經常可以在埋葬蟲身上見到,有可能是利用埋葬蟲當牠的移動交通工作哦!
埋葬蟲非常厲害,會把尋找到的食物揉成一顆肉球埋到土裡,提供給小寶寶食用呢!
圖片中黃色的塊狀物全都是蒼蠅的卵粒,牠們也是埋葬蟲食物的重要競爭對手。
謝謝袁子能先生精彩的分享,讓我們認識了埋葬蟲這種生物,並對埋葬蟲的生態有了更多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