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會好奇被我們丟棄的垃圾,被丟進垃圾桶,用垃圾袋打包後丟到垃圾場,被垃圾車載走後,去了哪裡嗎?被燒掉製造出許多有毒廢氣?被掩埋卻在大雨天災後裸露被沖進海裡?被送到所謂落後地區,去影響他們的生活?
解說員俐璇與同事們分享聽完太平洋垃圾渦流的演講簡報。
傳聞在太平洋上有36個臺灣範圍大的垃圾渦流,許多海洋生物肚子裡都是塑膠碎片,甚至像海龜從小被塑膠環纏勒,造成內臟變形;大陸長江的江豚吃了太多垃圾袋而死亡;許多魚與海鳥的內臟都被塑膠碎屑充滿……
解說員們有機會聽到相關的演講,便決定從最初始,達成垃圾減量,塑膠袋重複使用的計畫。您家裡的塑膠袋是否袋滿為患?不知如何是好?透過這篇文章的分享,您可以採用教學研究組研究助理趙俐雅小姐所提供的折塑膠袋方法,減少塑膠袋的體積,並分類方便取用。也歡迎您前來參加梅峰自然生態體驗營時可以把多餘的乾淨塑膠袋帶來給解說員們整理回收安置於展售部供學員們再利用,也要記得就算是使用環保袋,同一個環保袋都得需要使用一百三十次以上,才能抵銷它的製造成本呢!當然更重要的是,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產品,別忽視個人微小卻對環境友善的力量哦!從現在起,就請您跟解說員一起這樣做,讓許多我們素未蒙面的生物們,不再被塑膠垃圾輕易奪去牠們的生命與生活!
看完簡報,大家對垃圾的問題更有感覺了,那麼,接下來讓我們開始進行塑膠袋的再生利用計畫吧!
待整理的塑膠袋。
解說員詠婷負責擦拭塑膠袋。
解說員芭樂也是負責擦拭塑膠袋的一員。
有點髒的塑膠袋都經過擦拭晾乾,希望讓學員取用時,不用擔心拿到骯髒的塑膠袋,這是解說員們的小小體貼。
教學研究組研究助理 趙俐雅小姐示範折塑膠袋的過程。
先把塑膠袋整理好,壓平。
將塑膠袋折三折。
就成了一長條。
然後從底部開始折三角形。
慢慢的往上折。
長條型變成三角形嘍!
把最後剩下的部分塞入縫隙。
壓一壓。
就完成嘍!體積很小吧!
找尋適合放置整理好的塑膠袋的箱子。
有的過大的塑膠袋,則用麥克筆註記,讓解說員們自己方便取用。
解說員 俐璇負責製作解說看板。
解說員 韻如則負責手繪塑膠袋旅程看板。
折好的有提把的塑膠袋,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分享,更延長這些塑膠袋的使用壽命,並能為環境盡一分力。
※此篇文章照片由 解說員 李圓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