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各位還有印象的話,近四年前,即2007年11月24日,我們曾在梅影峰情部落格與各位分享了一篇月暈的文章。http://mffarm.pixnet.net/blog/post/68342983
而在2012年的開始沒多久,01月08日這天,適逢滿月,剛用完晚餐,踏出屋簷下,除了可見的光燦星點,我們再次遇上了一個跨越奇萊北峰到奇萊主峰那麼大的月暈!
圓得不能再圓的月亮,被一圈光環含著,皎潔燦爛,黑烏烏的天空除了月暈和月亮,還有漆黑卻立體的山,以及飄動如浪行的白雲,整個天空廣闊無比,莊嚴而寧靜。喚出其他同事,我們一行人步行至伴月坡上,眺望著這美麗的景象,然後開始嘗試和月暈一起入鏡,笑鬧著拍出了許多有趣的照片。就這樣玩了一個多小時,滿月而沒有厚重雲層的夜晚沒有想像中冷。等到人潮散去,只剩月光與月暈獨自和奇萊山頂的白雪閒話當年,夜間的景物都被月光罩幕著,靜默不語的聆聽著來自月光的訊息,下一次見到月暈又是幾年之後呢?而那天晚上,你在哪裡?
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一下當晚的景致紀錄吧!
參考資料: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月亮周圍出現暈圈就要颳風,柱子下面的基石潮濕就要下雨)
用來比喻從事物的變化跡象可以預測其發展。
宋朝很重視科技,很多關於氣象學術的文獻。蘇洵的「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由現代的知識可以瞭解,月暈是因為高空有卷雲或卷層雲的冰晶,因光線折射作用所造成。當月暈出現時,表示天空出現卷雲或卷層雲,常為低氣壓來臨的前兆,所以會起風。柱下石礎潮濕時,表示空氣濕度大,空氣中水氣含量接近飽和,氣溫稍一遍低,就會有水珠凝結在木柱下的礎石上。其實現代建築磁磚、大理石地面也會出現潮濕現象,所以說「礎潤而雨」。
暈(Halo)
當天空中有冰晶組成的卷層雲圍繞在太陽或月亮的周圍時,偶而會出現一個或兩個以上的彩色光環圍繞在太陽或月亮的四周,呈現內紅外紫的排列,有時還會見到一些彩色或白色的光斑和光弧。這種出現光圈、光斑及光弧等光學現象統稱為「暈象」(halo phenomena)。
暈是卷層雲的代表,當太陽或月亮的光線射入冰晶,光線經冰晶兩次折射,形成一道內紅外紫的光環,此光環稱日暈或月暈。一般觀測者的半徑視角為22°或46°才能看到暈。
暈之具有七色(紅橙黃綠藍靛紫)光彩者乃因光線通過冰晶所產生的折射及受冰晶的反射而產生,如下圖中所示當光線從左上角點射入冰晶後,經過兩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若僅經冰晶表面一次反射,則呈現白色而非各色光。此現象如係環繞於太陽周圍之光環者,為日暈;環繞於月亮周圍之光環者,為月暈。
※此篇文章照片由 解說員 袁蜀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