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直播火紅的世代,每人隨手一機,到哪都可以觀看,某次進入農場生態園,讓我想起一篇去年的新聞,這應該能揪起不少人的印象,一位中國女子直播,誤將龍舌蘭當蘆薈啃食,以至於拍攝過程中中毒,只見她描述口腔開始麻痺,隨之而來的是刺、痛與灼熱感,接著嗓子漸漸沙啞,最後連說話都有困難。龍舌蘭和蘆薈都為多肉植物,乍看之下就像一對雙胞胎,有些難以分辨。
龍舌蘭科-戟葉龍舌蘭
百合科-明鱗錦
龍舌蘭自成一科,為龍舌蘭科,蘆薈則為百合科,以外觀來看,龍舌蘭葉子相對薄而寬,大多葉端會有刺,蘆薈則厚而細。
龍舌蘭科-象腳王蘭
百合科-好望角蘆薈
高度方面,龍舌蘭能長到1.7公尺左右,蘆薈大約只能長到15-40公分,整體外形來看,龍舌蘭大多一層包裹一層,基部蓮座狀,蘆薈則大多偏向外展開,成環狀排列,兩者葉內果肉一樣晶瑩剔透,但龍舌蘭汁液有毒性,雖然很多人仍會食用,但都有經加工處理,蘆薈果肉雖無劇毒,但若連皮吃,也是會傷身的。
眾多人喜愛的龍舌蘭酒,就是取用此植物肥大的莖萃取製作,印地安文明中,酒在宗教上,除了為祭司與神明溝通的媒介,在活人獻祭時也會讓犧牲者先飲用,使其失去意識,減輕痛苦,好讓儀式能順利進行,他們取用生活裡任何可取得的糖份來源來造酒,除了主要作物玉米,與當地常見的棕櫚汁外,內含糖高又多汁的龍舌蘭自然地成為製酒的原料,早在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前,就以知此釀酒技術,直到西班牙人踏上該土地,運用蒸餾技術將其改良,18世紀中期,墨西哥西北方的Tequila小鎮附近發生一場森林大火,某品種的龍舌蘭被燒得焦黑,並飄散出一股香氣,村民將其中一株壓碎,裡面流出巧克力色的汁液,嘗起來非常香甜,那場大火將龍舌蘭內部成分糖化,人們也才知道原來再蒸煮烘烤加熱後,汁液會更香甜,於是酒商為了獲得高品質的原料,直接將工廠遷到Tequila,並以此鎮命名,發揚光大至世界各角落。
你知道嗎?龍舌蘭在大自然中與蝙蝠的關係密不可分,其花於夜間綻放,會散發腐果味,吸引蝙蝠前來吸食花蜜間接授粉,若沒有蝙蝠就沒有龍舌蘭,沒有龍舌蘭就沒有龍舌蘭酒,就算人工栽植龍舌蘭孕育出的新芽,其也容易因缺乏基因多樣性造成免疫力下降而染病,如此可知,每個生物在環境中都有其重要性,缺一不可呀!
參考資料
S H A K E T A I P E I調酒生活數位雜誌-酒精知識「認識龍舌蘭 Tequila 」
http://shaketaipei.com/%E9%85%92%E7%B2%BE%E7%9F%A5%E8%AD%98%E3%80%8C%E8%AA%8D%E8%AD%98%E9%BE%8D%E8%88%8C%E8%98%AD-tequila-%E3%80%8D/
※此篇文章圖文由教研組李岢樺小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