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山地實驗農場秉持著分享的信念,而於2014年開始舉辦的「環教場域專業研習」課程,今年邁入第二年。本來此活動預定舉辦的時間是在6月及9月份各辦一梯次,但2015年因應臺大山地實驗農場舊館於7月前進行防震補強工程的處理,而將預定舉行的兩梯次,都挪至了9月辦理。第一梯次有12位夥伴參加,分別來自於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鳳凰谷鳥園)、社團法人彰化環境保護聯盟、老英格蘭莊園、飛牛牧場、雲林縣農田水利會,其中兩位來自臺北的朋友,更是去年同時期參加過同一課程的老朋友,因為喜愛及感動而再次前來,帶給臺大山地實驗農場的環境教育團隊莫大的鼓舞。
第一天下午,由解說員曾祥霖先生帶領夥伴們進行自我介紹後,帶入臺大山地實驗農場土地利用的概念,之後便緩步往原始林前進,在途中進入農場早期的歷史建物「紅房子」內,進行土地利用的小遊戲後,繞行原始林一圈返回出發點,讓我們對人造林及原始林擁有更完整的體驗與瞭解。
用過晚餐後,則進行環境教育、環教場域申請教戰守則分享,並展示臺大山地實驗農場申請環教場域的文件資料。
隔日一早,陽光普照,在園區內透過望遠鏡進行賞鳥,讚嘆鳥類鳴聲的悠揚和外型的可愛,享受晨間的靜謐和豐饒,並從大自然中獲致滿滿的感動。最後一個活動,在8點用過早餐後,一起邁步前往一平台的生態園、生產區、白楊觀景台進行主題園設置理念的分享,並操作PM2.5小遊戲,最後透過大夥們的美好回饋,為此一活動畫下完美句點。很高興與這些夥伴們相遇,讓環教的理念可以透過夥伴關係彼此成長和鼓舞!也讓我們期待下一梯次,能夠同樣圓滿成功!
伴月坡上的相見歡。
核心區概念介紹。
地磅區解說。
前往紅房子路上,解說外來入侵種─巴西水竹葉。
前往紅房子路上,解說蓪草。
前往紅房子路上,解說火炭母草(山甘蔗)。
於紅房子進行土地利用遊戲。
抵達原始林入口。
夜間課程進行中。
老梨園旁解說台灣羊桃。
老梨園往蘋果園路上 解說穗花蛇菰。
※此篇文章照片由教學研究組曾祥霖先生、李圓恩小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