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爭艷,紅白大對抗
「桃」原產於大陸黃河流域,栽培歷史悠久,與漢民族生活習習相關。中國最古老的詩歌集《詩經》中吟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紅樓夢中黛玉為片片桃花落淚,「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首葬花詞傳誦百年。
臺灣栽培桃的起源已不可考,可能是先民渡海來台時,自華南地區引入。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早期為選育適合臺灣中海拔栽種的水蜜桃品種,所植下的水蜜桃樹,至今已有20多歲。站在粉紅花海下,想起的是浪漫情懷?還是弱質纖纖的黛玉葬花。
同樣栽培歷史悠久的「李」,原產於大陸長江一帶,即可適應炎熱的亞熱帶,也可栽培在冷涼地區。臺灣直至200多年前(清乾隆),才自福建、廣東引入。相較於紅艷的桃花,李花顯得素雅,開起花來也是花團錦簇樣。李白就曾寫到「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火燒葉林紅霞落,李花怒放一樹白」。以形容李樹開花滿枝條都是白花,也似滿樹的瑩瑩白雪。
遙想百年前,臺灣剛引進李樹,也似今年今春,桃李舞春風,大夥在樹下引頸期盼酸甜果實的成熟。
田裡的黑色眼睛
大多數人自小都有吃過的一味零嘴---蠶豆酥,但要看到蠶豆的盧山真面目,還需要在冷涼的環境才有機會看到,如冬季的北部,或中高海拔的梅峰。
蠶豆有著粗狀的莖桿,不需立支架也不會趴伏在地面上。
蠶豆因果莢形狀似蠶寶寶而得名。蠶豆原本生長在地中海、西南亞一帶,但在中國很早就有記載,早在漢朝,張騫即一路從遙遠的西域將蠶豆帶回中國,所以蠶豆又名胡豆。浙江一帶有一道家常菜「豆瓣酥」,就是用新鮮蠶豆泥炒雪裡紅做成。在臺灣則主要是應用成熟果莢採收的蠶豆,將晒乾後的乾豆高溫油炸做成蠶豆酥。這種即可鮮食,又可保存後料理的食材,來到梅峰農場則做為綠肥之用。在蠶豆開花後、結莢前,以曳引機將植株犁入土中,讓蠶豆化為最天然的養分,以滋養其他作物。
蠶豆花的心部有塊黑色斑,好似田裡睜著一顆顆的眼睛。
白髮朱顏
在平地的天空中可以看到飛翔的白頭翁,在山地農場的溫室裡可以看到種植在土裡的白頭翁。
這花色艷麗,何來白頭?為何叫做白頭翁?這是許多學員第一次聽到名字時的疑惑。其實是因白頭翁的果實成熟開裂後,會露出白色長鬚毛的種子,花托上滿滿白色棉絮猶似白了頭的老翁。
雖然白頭翁種子成熟似白髮蒼蒼的老人,但在她開花時,可是有著亮麗的容顏。白頭翁色彩繽紛的花朵,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花瓣,而是由花萼特化而來,一切都是為了吸引昆蟲協助授粉,為她傳宗接代。
白頭翁在充足的陽光照射下,與罌粟花有幾分相似。
在光線不足或夜晚來臨之際,白頭翁猶如進入睡眠,闔上花朵,又似朵朵鬱金香。
平地高溫多濕,不易栽培開花球,通常在開花觀賞後即丟棄。梅峰的涼溫環境剛好適合栽種白頭翁,冬末春初正是觀賞這些妖嬌花朵的季節。
※此篇文章圖文由臺大山地實驗農場影像資料庫小組提供。
參考資料:
潘富俊. 2001. 詩經植物圖鑑. 貓頭鷹出版社. 臺北.
潘富俊. 2004. 紅樓夢植物圖鑑. 貓頭鷹出版社. 臺北.
農業委員會台灣農家要覽增修訂再版策劃委員會. 1995. 台灣農家要覽. 財團法人豐年社.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山地實驗農場. 2016. 梅峰花饗. 臺大山地實驗農場. 南投.
薛聰賢. 1999. 台灣花卉實用圖鑑(第3輯). 台灣普綠. 台中.
http://ohmylife.cc/%E4%B8%8A%E6%B5%B7%E8%B1%86%E7%93%A3%E9%85%A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