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與蛾類遭逢之始

將近四、五年前的某天下午,我和古道專家伍元和老師在光華商場的舊書攤晃蕩尋寶時,忽然在架子上看見四本臺灣省立博物館出版,由張保信老師所著的《臺灣蛾類圖說》(二)至(五),那是一位準備移民出國的人,剛從家裡清出賣至舊書攤的,當時對蛾類沒有特別興趣,只是習慣將解說員工作所需的相關工作書籍蒐羅完備,於是當下我就眼睛發亮的全數買下。
前言─我與蛾類遭逢之始

將近四、五年前的某天下午,我和古道專家伍元和老師在光華商場的舊書攤晃蕩尋寶時,忽然在架子上看見四本臺灣省立博物館出版,由張保信老師所著的《臺灣蛾類圖說》(二)至(五),那是一位準備移民出國的人,剛從家裡清出賣至舊書攤的,當時對蛾類沒有特別興趣,只是習慣將解說員工作所需的相關工作書籍蒐羅完備,於是當下我就眼睛發亮的全數買下。


最近彼此間問候,最常被問到的話題大概就是「你去過花博了沒?」,身為解說員的版主與同事們,站在農場解說的前線,當然更是不能落於學員之後,找了兩天的時間,和同事們一起前往花博參觀,順便檢視我們在未來館裡溫帶花卉區、高山植物區與原生植物區裡的佈置成果。
蝴蝶和蛾的小時候都被稱為毛毛蟲,但牠們不一定都有毛,多數也都是無毒的,只有某些毒蛾、刺蛾等為了保護自己,而擁有毒毛、毒刺,碰觸到會導致過敏、刺痛或搔癢等症狀。有一首台語的童詩是這樣念的:「毛毛蟲,慢慢爬,爬到花園去玩耍,蝴蝶看了真好笑,怎會一隻軟綿綿。」這首詩令人忍不住會心一笑,因為蝴蝶已然忘記自己本來也曾是一隻毛毛蟲,反而嘲笑著毛毛蟲的緩慢和外表。你會不會也在繁忙的生活中,逐漸遺忘本來屬於自己的模樣呢?
但其實毛毛蟲可不是全都長得一個樣,每一種還各有特色,甚至仔細觀察,還會發現牠們不但不難看,並透著幾分可愛呢!那麼,今天就一起來參加我們的蛾類毛蟲選美大會,看看是哪一隻毛蟲,最讓你印象深刻或喜歡呢?下次在野外看見牠們,希望你不會再驚慌走避,而是願意停下腳步,仔細觀察牠們有趣的各種生態哦!
高來高去的“吊”客─經常有機會見到牠們被一根絲拉著懸吊在羅漢松的葉片間

梅峰的同事們,幾乎各個臥虎藏龍,擁有一身好本事,尤其是教學研究組的林信雄先生,臺大園藝所畢業的他,從小喜愛植物及花卉,擁有獨特的美感和耐性,是梅峰自然生態解說營隊重要的靈魂人物,以及規劃梅峰各個優質展示區的發想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