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颱風過後至今,自然蔬菜可採收的種類也增加了,之前水傷的萵苣、菜豆苗、豌豆苗、櫻桃蘿蔔、元氣大傷的夏南瓜,所幸大部分都恢復生長,只有少部分因葉片幾乎全喪失而枯死。目前自然蔬菜生產的種類進入空前的多種類時期,有高麗菜(約2公斤)、萵苣(青翠及大陸妹兩品種)、甜菜根、櫻桃蘿蔔、茴香、夏南瓜、豌豆苗、高麗菜芽。

這次自然蔬菜試驗裡,有位不常見的嬌客,各位看倌看了前幾篇不知心裡是否有候選人,這小小的作物帶來的驚奇,例如是田間生長的怪模樣、帶刺的植株、瞬間長大的瓜寶寶、光亮鮮豔的表皮、一不小心就被指甲戳破的幼嫩瓜體,使栽培她的過程充滿了驚奇。

在收成的第一天,同事巫茂就想起從前因為夏南瓜而被長官斥訓的情景:她這個表皮很嫩,一不小心就會被指甲戳破,以前被xx(消音)罵,規定要戴手套採…。夏南瓜油亮討喜的外表,在剛推出時從展售部銷售成果,得知她得到各學員的喜愛,然而好景不常現在進入量產期後,來農場遊憩的學員卻因暑假假期結束減少了。

夏南瓜由英名直接翻譯而來(summer squash),而目前栽種的長條型夏南瓜英名更常被稱為” zucchini”,中文名稱有夏南瓜、嫩南瓜、西葫蘆,市場上的品種名依表皮顏色稱「青如意」、「黃如意」;夏南瓜還有一點奇異的地方,她的瓜體平均授粉後3天是最佳食用期,若是未及時摘採,瓜體會像吹氣球一樣膨大,從長度20~25公分直徑約4~5公分,4天以後急速生長到30公分像是木瓜一樣的體型,屆時夏南瓜就漸漸老囉!夏南瓜還有一個特點,大的瓜會搶走小瓜的養分,造成小瓜越小,大瓜越大的惡性循環,猶如孕婦的雙胞胎常常是大的baby越長越大,小的baby搶不到養分一樣,所以適時的採收可以促進植株生產旺盛,瓜瓞綿延。根據園藝系老師的說法家裡只要種上兩株,在氣候合宜的情況之下,整個夏天天天都有吃不完的瓜了,別小看她瓜長得不甚大,整個植株的水平距離可達兩米。

夏南瓜於美洲、歐洲、非洲、英國、澳洲等地都被廣泛食用,主要生產地及季節在溫帶地區的夏天,過高的日溫會(25度以上)造成著果不良,瓜體發育畸形,也許這也是夏南瓜無法在臺灣廣泛生產的原因之一,夏天不適合臺灣的氣候,冬季的蔬果種類齊數量多因此常常菜賤傷農,也難怪沒什麼人想要栽種這新興蔬果。

雖稱夏南瓜,但口感一點都不像南瓜般沙鬆,反而較像是小黃瓜與大黃瓜,但緻密的瓜體嘗到嘴裡,又好像是舔到奶油瓜一般舒適,夏南瓜的口感細緻,熱量不高,富有營養成分,食用上的變化包括涼拌、焗烤、義大利麵、煮湯、炒牛肉或肉絲、炒蒜頭、沾麵糊油炸,花朵部分也可以像絲瓜花一樣炸食,可說是容易搭配得菜餚。

以下就來看看可愛的夏南瓜生長過程:

↑7月 小植株

↑8月 莫拉克風災後

↑9月 黃如意的子房與花朵

↑9月 黃如意的花朵與果實

↑9月 青如意的果實

↑9月 青如意的果實

↑9月 青如意的果實近照

↑剛剛採下的夏南瓜


※此篇文章、照片由教研組 趙俐雅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ffar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