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鳥類資源是台灣一個很重要且豐富的生態面向,而賞鳥活動在台灣地區更佔有一定比例的人口。梅峰農場兩天一夜活動所包含的賞鳥活動,也是梅峰自然生態體驗營裡極有特色,且頗受好評的一個活動項目。但在台灣地區,專業的賞鳥解說人員並不充足,梅峰農場的解說員們在前副場長,同時也是台灣賞鳥專業人士的蔡牧起老師帶領訓練下,擁有一定程度的賞鳥解說能力,但所倚靠的也是農場所提供持續專業的訓練所獲致。因此,不定期農場總協助舉辦賞鳥訓練活動,讓解說員們透過有系統的訓練,能將所獲得的收穫轉化為解說的養分。

 


↑領角鴞


↑風車草(輪葉莎草)


這個季節,正是極適合賞水鳥的時間,水鳥和山鳥的差異頗大,水鳥較不好動,但是身上斑紋類似,不易分辨;山鳥泰半體色鮮艷,獨具特色,但活潑好動,長期接觸山鳥的解說員們,利用這個機會,複習了水鳥的相關形態及知識,得以將山鳥與水鳥做一類比並有屬於自己的領會。


↑特生野生動物急救站外頭 被套住頭的鸚鵡


↑特生野生動物急救站外頭 鵂鶹


10.12.24這天,難得所有解說員及相關同仁都能湊在一起,在蔡老師的帶領下,準備前往鰲鼓進行賞鳥的活動。正式前往鰲鼓前,先在水里附近地區晃了一下,希望能觀察到某些特殊的鳥類。鴛鴦沒有出現,乾掉的荷花池附近,只有紅面番鴨和大白鵝的身影。不過看見了烏灰鶇、灰背鶇、黑枕藍鶲和領角鴞,也算是很不錯的收穫。大葉欖仁的葉子變成一種深秋的紅色,像是大大的手掌,從樹幹上伸向天空。新生的綠斑鳳蝶披著閃耀的綠光斗篷,急速的在植物間逡巡;風車草(輪葉莎草)開著淡黃色的小花,在葉子上圍成了一圈皇冠,塘裡的小鸊鵜媽媽在餵兩個小朋友,小綠頭鴨艦隊則迎著朝陽開航了!


↑鰲鼓賞鳥 黃花磯硹(原生星辰花)


特生野生動物急救站外頭,受傷的蜂鷹在地面上鳴叫,側耳傾聽可能再度飛翔的訊息,第一次看到鵂鶹,雖然是因為受傷而被關在籠子裡的,卻比想像中的以為,小上了許多。被限制住了自由的動物們,只能在錯落穿梭而過的人群中找尋一雙相契的眼神。午夜夢迴,牠們應該仍舊記得飛翔的快意和況味,與那種屬於眺望的視野,因為永遠的失去了,而更不復得。


↑鰲鼓賞鳥 小鸊鵜


↑鰲鼓賞鳥 阿土與扛望遠鏡的小新


兩隻飛走的花嘴鴨劃過天際、澤鵟(東方澤鷂) 飛行的姿態好自由,在海風下枯黃的野草間;紫鷺的脖子上有一抹夕陽、蒼鷺像一尊灰色的雕像。埃及聖鹮http://hsienwildlife.blogspot.com/2009/02/blog-post_422.html則帶著一點滄桑的感覺,俐璇到觀海樓才看見小水鴨,牠身上那一抹深沉的綠令人驚艷;小白鷺走路的樣子帶著趣味,還有長長的羽飾跟著牠那誇張的動作一上一下的晃擺著──忽然間我領悟到了,喜和風嬉戲的水鳥,才會選擇住在海邊。


↑鰲鼓賞鳥 雌紅紫蛺蝶雄蝶


觀察自然的快樂在於,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現驚喜,賞鳥的快樂也極度類似。我們還遇上了原生星辰花(黃花磯硹)、(雄)雌紅紫蛺蝶、黃槿(粿仔樹)、。


↑賞鳥的人


而海的聲音,被風打包著,飛了起來;落日將地面染成一層橘黃,織錦般的華麗,飛鳥穿梭在風與太陽交握的間隙,倒數著與夜相逢的時刻,降臨。金斑鴴踩著似被風逗得笑開了的淺波,用著跳舞的步伐;在通往有波紋水面的路上,風穿過樹隙,發出一種空洞的聲音,原來,樂器就是向風學習而來的,木麻黃隨風晃擺,銀合歡懸著空乏的果莢在風中搖晃,路上,有長長的背影。天色漸暗,人們腳踢著落葉,耳朵則辨識著不小心從樹上跌落的鳥音,走向歸途。


↑鰲鼓賞鳥 同事的可愛女兒小音。


隨筆記:
ㄔ~鶇跑走的聲音。
極北柳鶯,冬天沒有SONG。



水里地區看見鳥種:
白頭翁、洋燕、紅面番鴨、大白鵝、烏灰鶇、灰背鶇、領角鴞、黑枕藍鶲、某種柳鶯、紅冠水雞、白冠雞(白骨頂)、赤胸鶇、夜鷺、綠頭鴨、



鰲鼓賞鳥看見鳥種:
小鸊鵜、白鷺鷥、小啄木、麻雀、鸕鶿(也稱魚鷹)、夜鷺、夜鷹(是阿雅看到嗎?還是是特生關在籠子裡的?兩種夜鷹如何分辨?)、黃小鷺、小白鷺、中白鷺、紫鷺(草鷺)、蒼鷺、綠頭鴨、花嘴鴨、琵嘴鴨、小水鴨、赤頸鴨、尖尾鴨、澤鳧(鳳頭潛鴨)、鈴鴨(斑背潛鴨)、魚鷹、黑翅鳶、澤鵟(東方澤鷂)、紅隼、紅冠水雞、白冠雞、高蹺鴴、小環頸鴴、東方環頸鴴、金斑鴴、濱鷸(黑腹濱鷸)、赤足鷸、青足鷸、大杓鷸、紅嘴鷗、黑腹燕鷗、裏海燕鷗、棕沙燕、紅鳩、短翅樹鶯或柳鶯、紅尾伯勞、棕背伯勞、紅尾伯勞、金斑鴴、赤喉鷚或某種鷚。 (59)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鰲鼓賞鳥、梅峰、解說員
    全站熱搜

    mffar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