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19台東美農咖啡 青蛾蠟蟬 (較清晰)

在自然界中,有的種類的生物要是能像穿上了隱身衣那樣地不被敵人發現,誰就比別種生物獲得了更多一點享受自然裡的風、互相追逐、覓食、交配、繁衍後代…….的時間。有本書裡更曾提及:「『隱形』就是非生即死的差別」。因此這類利用保護色來隱身的生物們都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融入自然。長久以來的演化,以及與生俱來的擬態本事,有時甚且要讓人懷疑牠根本就沒有費心要隱藏自己,卻就這樣自然而然的隱形了。那麼,就讓我們開啟一場動物躲貓貓的視力大考驗吧!看看是你的眼睛厲害,還是牠們的隱身術厲害呢?

 

【馬陸】

馬陸經常被當成昆蟲,不過牠和有著頭胸腹,和六隻腳特徵的昆蟲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牠號稱「千足蟲」或「千腳蟲」,有著非常多隻腳呢!有則冷笑話說,馬陸寶寶有天告訴媽媽說,牠想買新鞋子,媽媽就生氣了。所以與號稱「百足蟲」的蠍子相較,馬陸的腳數量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於陸地活動,屬節肢動物倍足綱的馬陸,除第一節及最後一節外,每一節具有兩對腳,大約是200隻腳。所以其實「千足」就是很多的意思啦!屬於誇飾法的一種,大家也就不要跟牠太計較了。這隻不知名的馬陸,住在原始森林裡,你知道牠在哪裡嗎?睜大眼睛找找看吧!

111216志工訓練嚴老師原始林 某種馬陸 (3)   

111216志工訓練嚴老師原始林 某種馬陸 標示  

圖說:大部分吃食枯枝落葉的馬陸,顏色和樹幹的顏色很相近,你瞧見牠數量繁多的腳了嗎?(攝於梅峰原始林)

 

【天牛】

天牛這類昆蟲,牠長長的觸角,最是令人印象深刻。觸角的功用主要有三種,就是用來保持平衡、辨別氣味以及爭奪異性,算是這類昆蟲的金字招牌呢!天牛是屬於鞘翅目的昆蟲,強而有力的大顎可是牠的秘密武器,有的種類甚至可以咬斷一根筷子呢!而牠布滿柔毛的鞘翅上的花紋與紋路極富變化,也是辨識台灣超過六百種天牛種類的重要參考。天牛的取食行為被稱為「後食」,牠們大多屬植食性,吃食花粉、樹液、真菌的孢子、地衣、樹葉、樹枝或是不取食。因此這種昆蟲一輩子跟森林的關係非常密切,完整而健康的森林對牠們來說非常重要,關乎物種的存續。這隻不知名的天牛夜晚趨光飛進建築物內,而被安置在小金雀花叢中,你瞧見牠了嗎?

DSCN2890  

DSCN2890 標示位置   

較清楚的天牛照  

圖說:台灣是個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島嶼,在各種生態系、棲地中都有機會見到天牛的影蹤,你準備好認識在居家環境植物間出沒的天牛了嗎?(攝於梅峰)

 

【蚰蜒】

許多人看到「蚰蜒」這兩個字,往往會不知如何是好,因為這並不常用的兩個字,常常教人連該怎麼念都無從念起。不過別擔心,「有邊讀邊」的守則用在這兩個字上頭剛剛好,它的發音就是跟「油鹽」一樣,有沒有因此覺得親切許多了呢?

蚰蜒也不是昆蟲,是屬於節肢動物唇足綱的生物,和蜈蚣是親戚。身體區分為頭部和胴體兩部分,和蜈蚣一樣胴體每個體節有一對腳,但腳較蜈蚣的細長。是食蟲的動物,會捕食昆蟲等。只是因為其不討喜的外表、迅疾的移動速度,以及不小心被叮咬到的疼痛,人類看見牠時,反應都顯得不太友善!但這其實都只是因為陌生而產生的誤解!當你認識牠後,說不定會覺得牠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生物呢!

DSCN2984   

DSCN2984 標示位置  

較清楚的蚰蜒照  

圖說:在石礫地上的蚰蜒,乍看之下,讓人極容易搞不清楚牠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攝於梅峰)

 

【椿象】

椿象就是被小朋友俗稱為「臭屁蟲」的半翅目昆蟲,所謂半翅,就是其上翅前半部呈硬革質,後半部呈模質,翅膀摺疊時,後半部交疊呈現三角圓錐型,是椿象這類昆蟲很醒目的特徵。大部分種類的椿象若被驚擾到,就會釋放出特別的驅敵氣味,因此台語被稱為「臭腥龜仔」。椿象依棲息環境分成陸生椿象、水棲椿象及兩棲椿象三種,而陸生椿象食性也可分成植食性、肉食性及兼食性三種,就是有吃食植物的,也有吃食昆蟲,或是植物和昆蟲都吃的。台灣已知的椿象超過四百種,陸生椿象中,不論是吃食植物、吃食昆蟲或兼食性的椿象大部分都會在植物叢間活動,因此只要親近植物,就不難發現椿象的影蹤,算是「親切指數」極高的昆蟲呢!

DSCN3660

DSCN3660 標示位置

較清楚的椿象照   

圖說:這隻椿象身體的顏色和牠停駐的青牛丼葉片的顏色非常相近呢!(攝於梅峰)

 

【青蛾蠟蟬】

屬於同翅目家族的蟬這類昆蟲具有刺吸式口器,全部都是素食者,食性屬植食性。因此經常會見到牠們停棲在植物的莖幹或葉片上,利用自備的吸管刺入植物體內開懷暢飲。不過我們對於屬於蛾蠟蟬科家族的青蛾蠟蟬的瞭解並不似夏天經常可見的蟬科的蟬那麼熟悉與親切。只知道外型和蛾類相似的牠大略出現於低海拔的春、夏兩季,偶爾會對人類的一些農作物造成危害。對人類來說,每一種生物都似一本浩瀚廣博的百科全書,仍有許多知識與奧祕領域等待人類發掘。但在投入其中探索之前,或許我們就先用詩意與美學的角度,用眼睛和心來欣賞這隻美麗的青蛾蠟蟬吧!

120619台東美農咖啡 青蛾蠟蟬

120619台東美農咖啡 青蛾蠟蟬標示位置

120619台東美農咖啡 青蛾蠟蟬 (較清晰)   

圖說:若沒有仔細觀察,也許就要以為這隻青蛾蠟蟬只是咖啡樹上的一片小葉子呢!(攝於)台東美農咖啡)

 

【平背棘稜蝗】

對許多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們來說,可算是「聞蝗色變」,因為只要農作物遭遇了「蝗蟲過境」的景況,通常農人們就要餓肚子了。而蝗蟲這類屬於直翅目的昆蟲,在台灣有一百多種,一般被俗稱為「蚱蜢」。牠們都是植食性的昆蟲,就是以植物為食,加上不挑食,所以對各種植物都來者不拒,因此就有可能吃到一些農作物,造成農人的損失。不過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這隻有著拗口名字的「平背棘稜蝗」

這類棲息於裸露潮濕地面的蝗蟲,主要則是吃食苔蘚類植物,所以牠們出現的環境和依靠吃食植物維生的其他蝗蟲很不一樣,就更得依賴良好的保護色,才不容易被敵人發現呢!

120627政大 水邊一起飛起的平背棘稜蝗 (2)

120627政大 水邊一起飛起的平背棘稜蝗 (標示位置)   

圖說:停棲在柏油路面的平背棘稜蝗,褐色的體色,幾乎讓人無從分辨其輪廓外型。(攝於政大)

 

【螽斯】

螽斯是一種很愛唱歌的鳴蟲,又被稱為「紡織娘」。牠和螻蛄、蟋蟀、蝗蟲都是直翅目家族的一員,這類昆蟲共同的特徵就是覆蓋在體背的上翅略呈革質,沒有飛行時縮摺在上翅下方的下翅則呈膜質。牠們的體色泰半為綠色或褐色系,有著細絲狀比身體長的觸角,是第一眼看見牠時,分辨是否為螽斯這類昆蟲的大略判斷標準。而具有咀嚼式口器,大部分為植物或小昆蟲皆食的雜食性或少部分為植食性的螽斯,儘管使用了保護色,讓自己融入植物叢中,啃食植物或伺機而動捕捉粗心大意的小昆蟲飽餐一頓外,牠還擁有善於跳躍的後腳,必要時,可以助其「一腳之力」,在遭遇危險時,幫助牠逃之夭夭。

DSCN5178

DSCN5179

DSCN5178 標示位置

DSCN5177 較清楚照   

圖說:停駐在鳳梨鼠尾草葉片中的螽斯,就像穿上了隱身一一般,和背景中的綠完美融合一體。(攝於梅峰)

 

【黑尾葉蟬】

講到葉蟬,就輪到「顧名思義」這四個字派上用場了,所以葉蟬就是一種很像葉子的蟬,很容易理解吧!這類蟬的最大特徵就是後腳脛節上2排硬刺,是判別種類的重要參考。而黑尾葉蟬,意思就是在牠的上翅末端有黑斑,看起來尾部黑黑的。牠屬於是台灣常見葉蟬科家族中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3-1.5公分。全身黃綠色,在頭及胸部上分布著接近日本畫家草間彌生的小圓黑點,看起來很可愛。草綠色的體色,很利於這類以植物為食的昆蟲在植物叢間活動,而不被發現,不過對農人來說,牠們吸食植物汁液維生的行為,仍多少給人類的農作生產造成了困擾。如何在昆蟲影響及作物生產間取得平衡,一直以來都考驗著人類的智慧。

131214大分 黑尾葉蟬

131214大分 黑尾葉蟬 標示位置    

圖說:身形修長的黑尾葉蟬,上翅尾部的黑斑,是辨識這種昆蟲的主要特徵之一。(攝於大分山屋)

 

※參考資料:

●《大黃蜂飛得比波音747還快?》仿生科技 來自大自然的下一波工業革命

   杰‧哈爾曼Jay Harman著 陳玉娥譯 時報出版

● 馬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A6%AC%E9%99%B8

●《昆蟲入門》張永仁撰文‧攝影 遠流出版公司

●《昆蟲圖鑑》張永仁撰文‧攝影 朱耀沂審訂 遠流出版

●《昆蟲圖鑑2》張永仁撰文‧生態攝影 朱耀沂審訂 遠流出版

●《台灣天牛圖鑑》周文一文‧攝影 朱耀沂審定 貓頭鷹出版社

● 蚰蜒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A%B0%E8%9C%92

●《椿象》作者‧攝影/何健鎔博士 審訂/蘇宗宏教授 親親文化

 

※ 此篇文章圖文由教學研究組解說員李圓恩小姐提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梅峰拾趣】動物躲貓貓
    全站熱搜

    mffar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